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研究发现,细菌中的天然蛋白质分子伴侣GroEL具双层笼状结构,可作为携带疏水药物的纳米机器,肿瘤微环境中的高浓度ATP可以激发GroEL改变构象,蛋白构象的变化导致其内部由疏水微环境变成亲水性环境,进而主动释放携带的药物来杀伤肿瘤细胞,实现药物的精准可控释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组卷:15引用:3难度:0.8
  • 2.内质网上的跨膜蛋白TMCO1可以“感知”内质网中[Ca2+]变化。当内质网中[Ca2+]过高时,TMCO1会形成四聚体离子通道转运出Ca2+当内质网与细胞质基质中[Ca2+]接近时,四聚体离子通道解体失去转运活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42引用:1难度:0.7
  • 3.某实验小组以干酪素(蛋白质)为底物探究不同pH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61引用:8难度:0.7
  • 4.在无氧条件下,酿酒酵母可将木糖转化为乙醇。大致过程如图,科学家利用蛋白质工程对相关酶进行改造,乙醇产量显著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4引用:1难度:0.7
  • 5.生命科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0引用:1难度:0.7
  • 6.果蝇正常翅(Ct)对缺刻翅(ct)显性,红眼(W)对白眼(w)显性,两对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的A片段上。用“+”表示A片段存在,“-”表示A片段缺失。染色体组成为X+X-的红眼缺刻翅雌果蝇与染色体组成为X+Y的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F1中雌雄比为2:1,且白眼全是雌果蝇,雄果蝇全是红眼。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48引用:2难度:0.7
  • 7.果蝇的P元件是一段DNA序列,根据是否含有P元件,果蝇可分为M型品系(野生型)和P型品系(含P元件)。P元件仅可在生殖细胞中发生易位而导致子代性腺不发育,但子代体细胞组织正常;P元件在细胞质中的翻译产物是一种蛋白因子,可抑制P元件易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1引用:1难度:0.7
  • 8.线虫的npr-1基因编码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该基因突变为NPR-1,其编码的蛋白质第215位氨基酸残基由缬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导致线虫觅食行为由“独立觅食”变为“聚集觅食”。在食物匮乏时,“聚集觅食”使线虫活动范围受限,能量消耗减少,有利于交配,对线虫生存有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37引用:5难度:0.7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 24.鄱阳湖候鸟保护区由湖池、蚌湖等9个湖泊及周同湖滩湿地组成,湿地兼有水、陆特征,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和宝贵的自然资源价值。近年来,外来入侵植物如裸柱菊、野胡萝卜、野老鹳草、空心莲子草等对鄱阳湖湿地危害较为严重,截止到2020年6月,我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成为全球遭受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湖池、蚌湖群落的
     
    是区别不同湖泊群落的重要特征。保护区内每个湖泊的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这不能体现群落的丰富度不同,原因是
     

    (2)外来入侵野老鹳草极易快速繁殖而成为群落的优势种,原因是
     
    。野老鹳草入侵后迅速扩散影响了当地的植被。进而影响了鸟类的
     
    ,对其生存造成威胁。
    (3)多种多样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构成不同的功能群,同一功能群中的植物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为研究某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科研人员将一个圆形样地划分为A区、B区和C1~C5区,除A区外,其余各区大小相同。各区种植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C3~C5区中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但物种数目分别为4、8、16种。第3、7、13天测定B、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状况,得到图2所示结果。

    各区种植植物的先后顺序是
     
    。由图2分析可知,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程度均低于B区,说明
     
    。对比分析C1~C5区的入侵程度可得出的结论是
     

    组卷:44引用:1难度:0.7
  • 25.生物柴油作为新型能源已经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发展迅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油料作物紫苏的产油基因DGAT1与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pMD克隆质粒构建pMD—DGAT1重组质粒,然后导入大肠杆菌扩大培养;再提取出扩增的pMD—DGAT1克隆质粒,与pBI121空载体同时用XbaI、BamH I两种酶酶切,构建pBI121—DGAT1表达载体:最后将表达载体导入四尾栅藻获得产油微藻,利用地热废水培养产油微藻不仅能生产生物柴油,还能治理地热废水。
    (1)提取紫苏组织细胞RNA经过
     
    得到cDNA,再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DGAT1基因。在PCR扩增之前,需要对DGAT1基因进行一次预变性的目的是
     
    ;在扩增DGAT1基因时,需要根据
     
    设计特异性引物序列。
    (2)在配制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时,要在培养基灭菌并冷却到30℃左右后,加入用无菌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氨苄青霉素溶液,氨苄青霉素不能与培养基一同灭菌的原因可能是
     

    (3)将DGAT1基因插入到pBI121空载体的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的目的是
     
    。若用DGAT1基因探针检测产油微藻,能检测到细胞中的
     
    ;判断产油微藻细胞中DGAT1基因是否成功表达,需要加入
     
    进行检测。
    (4)为检测产油微藻对地热废水的去污能力,研究人员设计实验并得到相应实验结果如表。
    指标 总氮(mg/L) 总磷(mg/L) 氟化物(mg/L)
    废水培养基 23.2 4.32 4.56
    培养转基因产油微藻11天后 1.9 0.45 0.84
    该实验不能说明产油微藻显著提高了去污能力。请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
     

    组卷:24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