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上海实验学校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应用10分

  • 1.填空默写。
    (1)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孔子)
    (2)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老子)
    (3)春江潮水连海平,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4)《将进酒》接着曹植痛饮为例,呼应只有饮者留其名,表现自我忧愤不平的句子是:
     
     

    (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
     
     
    。和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组卷:5引用:2难度:0.9

  • 2.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115引用:5难度:0.8
  • 3.填入下面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科学可以产生文明,文明可以产生缺陷,缺陷可以产生科学。如果缩短些说:缺陷是科学的种子,科学是缺陷的化身。因此,我们可以知道             ,因此,我们更可以知道            

    组卷:1引用:4难度:0.7

二、阅读50分

  •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净因院画记
    [宋]苏轼
          ①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谨也。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
          ②与可之于竹石枯木,真可谓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挛拳瘠蹙,如是而条迭遂茂:根茎节叶,牙角脉缕,千变万化,未始相袭,而各当其处,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盖达士之所寓也欤!
          ③昔岁尝画两丛竹于净因之方丈,其后出守陵阳而西也,余与之偕别长老道臻师,又画两竹梢,一枯木于其东斋。臻师方治四壁于法堂,而请于与可,与可既许之矣。故余并为记之。必有明于理而深观之者,然后知余言之不妄。
    【注】①与可:文同,字与可,时著名画家,作者表兄。②方丈:佛寺长老或住持居室。
    (1)第①段“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一句中,“工人”的意思是
     

    (2)以下选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与可的画作不合常形却合常理。
    B.与可为净因院前后共计作了两幅画。
    C.作者认为与可的画既符合事物的本来面貌特征又体现内在神韵。
    D.本文是作者应道臻师的邀请而写作的。
    (3)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4)简述本文写作意图。

    组卷:7引用:2难度:0.5

三、作文40分

  • 9.当下,那些收割流量的热点未必都能真正击中你的内心,但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公共讨论的空间与资源。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请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组卷:17引用:2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