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小升初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下列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注音是错的。请你把它找出来。
-
1.下列词语有一个字的注音是错的,请你把它找出来(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2.下列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注音是错的。请你把它找出来( )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3.下列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注音是错的。请你把它找出来(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4.下列选项中有一个字的注音是错的,请你把它找出来(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二、下列每道小题中,都有一项含有错别字。请你把它找出来。
-
5.请你找出含有错别字的一项( )
组卷:0引用:1难度:0.8 -
6.请你找出含有错别字的一项( )
组卷:0引用:1难度:0.8 -
7.请你找出含有错别字的一项( )
组卷:0引用:1难度:0.8 -
8.请你找出含有错别字的一项( )
组卷:0引用:1难度:0.8
三、下列每道小题中,哪一个选项和加点字或词语的意思最接近?请找出来。
-
9.鉴往知来(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26.青山不老 ①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②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当地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③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起来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六十五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已经八十一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出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④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的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⑤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⑥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⑦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指出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正确用法。(填序号)
A.解释说明
B.语意转换
C.声音延长
D.引出下文
①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的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②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这句文言文的意思。
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3)联系短文内容填空。
①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是
②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是
③这个老人创造的奇迹是
(4)第⑥自然段中,“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这里“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是指
(5)体会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写出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山洪的凶猛。
(6)短文结尾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原因:①
作用:①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27.题目:有你,真好
提示:“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凝视着它,那人、那事、那场景……慢慢地就会浮现在眼前。看到这句话,你想到了谁?为什么觉得有他(她)真好?当时的场景是怎样的?
要求:(1)书写工整,标点符号正确;(2)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组卷: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