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 古诗三首》2021年同步练习卷(2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积累
-
1.下列词语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鸳鸯 惠崇 蒌蒿 河豚 三衢组卷:1568引用:2难度:0.7 -
2.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春色的是( )
组卷:940引用:2难度:0.7
二、填空
-
3.《惠崇春江晚景》是
组卷:750引用:2难度:0.5 -
4.《三衢道中》的作者是
组卷:47引用:2难度:0.7
三、阅读
-
11.古诗阅读。
绝句两首(其二)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解释词语。
逾:
燃: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3)诗中前两句描写组卷:37引用:3难度:0.8 -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勤奋的李绅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穷。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颖,又十分好学,因此,15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
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李绅常常独自坐在寺庙前的石阶上,面对满山的苍松翠柏诵读古诗,或者用树枝作笔,在地上练习写诗,写了改,改了再写。后来,因为他在没有字的佛经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
李绅离开了寺庙,无处可归,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他有时在山下的竹林里露宿,有时在湖边的渔船上过夜。低矮的土地庙,露天的破牛棚,都曾当过他的住所。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读诗和写诗。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读十几遍,甚至几十遍,一边读一边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农》这首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成功的。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劳作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几十次的修改,才写成了《悯农》。他写《悯农》时,正值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全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他把这一切都置之度外。想啊,改啊,改啊,想啊,《悯农》终于写成了,其中一首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小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的写作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
(1)火眼金睛,为加点字注音。
好学
(2)词语训练营。
“千锤百炼”一般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也比喻对诗文等做多次的精细修改。在文中比喻
(3)朗读出第四段中表示“千锤百炼”的语句。
(4)“字字皆辛苦”的意思是
(5)李绅写《悯农》是为了组卷:78引用:2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