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高考语文四模试卷
发布:2025/1/6 11:0:3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医的整体观是中医的基本思想。人是一个整体,疾病不是某一个部位出了问题,而是整体上出现了问题。中国哲学强调整体关联与动态平衡,中医的辨证理论体系就是在哲学整体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中医有中医自己的特色,但从本质上说,中医是社会学的,是具有非常明确哲学属性的医学学术体系。中医的哲学思想来源于中国文化,讲究、推重整体思想,注重人体生理、病理、病机的相互依存和对立转化关系。千年来,中医正是在接受、借鉴了人类共同的卓越思想,在学习、研究、彰显、洞鉴、涵泳传统文化方面钩深极奥,继承了最优秀的“合理内核”和民族精神追求,不断跟进,不断融合、扩大、丰富,从而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经世之学,究其本质而言,与其说是属于学术范畴,毋宁说是属于政治文化范畴。归根结底,中医的经世价值是确实的,也就是说,我们今天从传统文化和历史中寻找自信,梳理中医文化自信,研究认识中医学,应当从更加恰当的社会存在发展中去评价和思考。
(摘编自卢祥之《中医的经世传统与人文精神》)材料二:
西方科学注重分析,在研究一个具体事物或事物的某一局部时,总要把它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地考察它的实体和属性。中国传统科技则截然不同,它重综合,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重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它在研究任何具体事物时总是居高临下,俯视鸟瞰,把它放到一个包容着它的更大的环境系统之中。
最能集中体现中国科技整体观的是中医学。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各自不同生理功能的脏器、器官和组织,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结作用,并通过气、血、津液等循环不息的周身运行,使人体的内脏与躯壳、五官九窍与四肢百骸、形与神构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它们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功能活动中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变化中相互影响。中医学研究病理变化的病因病机,首先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情况,将局部病变与整体情况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病变的生理功能状态,又不忽视它对其他脏腑、经络以及全身所产生的影响。例如肾与耳在解剖学上至今未发现有何直接联系,但中医认为“肾气通于耳”。临床医学证明,肾功能减退或异常,确实会引起耳功能的变化,反之亦然。建立在整体观念基础上的中医诊断学认为,局部的病变,必然影响到全身的气血运行状态和阴阳平衡关系,因此,机体每一部位的外部表现都带着全身生理、病理的信息。中医学的耳诊、目诊、鼻诊、舌诊、面诊、手诊、足诊、脉诊等方法与现代全息理论完全吻合,已经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应用。
中医学不仅把人体看作一个整体,而且把人和宇宙也看作一个整体。《内经》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然界不仅用自己的物质材料产生出人,而且把自身的基本属性也传输给了人;人的生命功能来源于天,同时也受制于天。中医学全面深入地探讨了人体五脏、六腑、五官等与自然界五行、五季、五方、五气、五色、五味等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关于人体生命活动时间节律(年节律、月节律、日节律、甲子节律)的研究,如金元时期所形成的系统时辰针灸学说——“子午流注法”“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尤令世界叹为观止。在20世纪六十、七十年代时间生物学和时间医学迅速兴起之时,中国古代的时间医学理论引起了西方不少学者的极大兴趣,他们称“子午流注法”为“中国式生物钟”,纷纷来到中国学习时间针灸学。
素朴的整体观念,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宏观把握世界的高度智慧,构成了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独特的理论模式,反射出中国文化的卓异光辉。当现代中国积极引入西方科技成果的同时,中国的整体思维也正在受到西方文化的珍视和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普里高津曾引用李约瑟的观点,高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他说:“西方科学向来是强调实体(如原子、分子、基本粒子、生物分子等),而中国的自然观则以‘关系’为基础,因而是以关于物理世界的更为‘有组织的’观点为基础的。”他指出:“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首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然性,研究协调与协和,现代新科学的发展,近10年物理和数学的研究,如突变理论、重正化群、分支理论等,都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由此,他得出结论说:“中国思想对于西方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泉”,“我相信我们已经走向一个新的综合、一个新的归纳,它将把强调实验及定量表述的西方传统和以‘自发的自组织世界’这一观点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
(摘编自汪茂和《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持续吸收大量有益的思想文化养分,以此充实自己,终于形成了有特色的理论体系。
B.中国传统科技重综合,研究具体事物时总是把它放入包容着它的更大的环境系统,与注重分析的西方科学有很大的不同。
C.中医学研究病因病机,首先着眼于整体,通过局部病变对其他器官以及全身产生的影响来观察其生理功能状态。
D.中国人具有高度的智慧,能够宏观把握世界,这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卓异光辉,西方正在珍视和借鉴中国的整体思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本质上说经世之学属于政治文化范畴,它其实主要是讲求治国利民之道的学问。
B.“气”较为抽象,这可能是解剖学上至今未发现肾与耳有何直接联系的重要原因。
C.“人的生命功能来源于天,同时也受制于天”,这与“人定胜天”的观念正好相反。
D.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以近十年物理和数学的研究成果为例,肯定了中国的哲学思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中医整体性观点的一项是
A.《黄帝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治病必求于本。”
B.王叔和:“凡人有疾,不时即病,隐忍冀差,以成痫疾。”
C.孙思邋:“虽日病宜速效,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
D.华佗:“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
(4)材料二第一段和第二段在论证上是什么关系?请指出并加以分析。
(5)钟南山说,中医最可贵之处是“治未病”,调节改善全身的功能状态,最突出的是注重整体的理念。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中医学重视整体思想的原因。组卷:2引用:1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天夜晚,采葡萄的工作做完,我和伊则吉尔老婆子留在葡萄藤的浓荫下,望着深蓝的夜色。
月亮升起来了。月轮很大,是血红色的。草原上飘动着被月色照透了的云影,它们变得更加透明了。
“瞧,腊拉在那儿走着!”“那儿什么人也没有!”我说道。
“瞧,就是沿着草原在奔跑的那个暗黑的影子!”
“这是影子啊!你为什么叫它是腊拉呢?”
“他现在已经变成了影子,——他活了几千年,太阳晒干了他的身体和血液,而风就把它们吹散。这就是上帝惩罚那些傲慢的人的办法!”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老婆子就把这个故事讲给我听。
“远在大海的彼岸,住着一族强悍的人,他们用狩猎来消磨他们的精力,表现他们的勇敢。
有一次,在庆宴中,一只老鹰攫走了一个姑娘。他们派人四处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
过了二十年,她自己跑回来了,身边还带着一个青年。她告诉他们,老鹰把她带到了山里,像和妻子一样地同她住在那儿,这是鹰的儿子。
大家都带着惊奇的眼光,看着这个鹰的儿子。他那双眼睛,冷酷而又傲慢,正像鸟中之王的眼睛一样。族中的长老们跑来,他和他们讲话就像对待平辈一样。这件事侮辱了长老们,长老们愤怒地说:‘在我们当中没有他生活的地方!他高兴到什么地方去,就让他到什么地方去吧。’
他大笑着走向一个美丽的姑娘,一把抱住她。而她正是刚才训斥过他的一位长老的女儿。她推开了他,可是他却去追打她。当她跌倒的时候,他就用脚踩在她的胸口上。于是鲜血就从她的嘴里冒出来,喷向天空,这个姑娘就像蛇一样蜷曲起来死掉了。他一个人孤独地站在她的身旁,神情是那样傲慢。
黑夜更加深了,充满了各种奇异的轻微的声音。在草原上,金花鼠凄凉地叫着,在葡萄树的叶丛中,场衅在弹着玻璃似的琴弦,树叶叹息着,私语着,丰满的月轮本来是血红色的,现在变得苍白失色了……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杀死她,是因为她推开了我……而我是需要她的……’
‘可她不是你的呀!’
‘难道你们只使用你们自己的东西吗?’
大家告诉他,凡是人所拥有的东西,都是付出了代价,凭智慧和力量而得来的,有时候还是拿生命换来的。
而他回答道,他想保全他自己的完整。
大家和他谈了很久,最后看出他认为自己是世界上的第一个人,除了他自己之外,别的什么都看不到。他身边从没有过同族人,注定了要过孤独的生活。
当大家看出这一点时,为青年取了一个名字——腊拉,意思是他是个被排斥和放逐了的人。从那时候起,他就一个人到处游荡,等待着死亡。……瞧,现在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影子,而且会永远这样!”
这时,从海上升起一层云,月亮只剩下了一个朦胧的蛋白色的斑点。而在草原的远处,迸发出许多天蓝色的火星。
“你看见那些火星了吗?”老婆子问我。
“就是那些天蓝色的吗?”
“古时候,在大地上住着一族人,这是些愉快的、强有力的而又勇敢的人。但是,艰难的时候来临了,出现了另外一族人,把他们驱赶到林子深处去了。恐怖在大家心里诞生,于是在森林里面有了懦怯的话语。他们想走到敌人那里去,向敌人献出他们自己的自由……丹柯出现了,他一个人救活了所有人的性命。”
很显然,老婆子是时常讲起关于丹柯的这颗炽燃的心的故事的。她像歌唱似地讲着。
“丹柯是这群人当中漂亮的年轻人。美丽的人时常都是勇敢的人。他向自己的伙伴们这样讲道:
‘只靠空想,是推不开挡在大路上的石头的。谁什么事都不做,谁就会毫无办法。起来吧,让我们走进森林,穿越它!’
丹柯带领着他们。大家都跟在他后面走——大家深信他。这是一条艰苦的道路呀!树木则像一座牢固的墙壁,阻挡他们的去路。他们走了很久……森林是愈来愈浓密了,大家的气力也愈来愈小了!于是大家开始埋怨丹柯,说他是个年轻而没有经验的人。但丹柯始终是走在他们的前面,勇敢而又坦然。
他爱人们,他想:也许没有了他,这些人会毁灭掉。于是,他的心里迸发出了想要摇救他们的火光,他要把他们带领到容易走的路上去。这时候,他的眼睛里闪耀出一种强烈的火焰般的光线……他忽然用双手撕开自己的胸膛,从里面挖出自己的心,把它高高地举在头顶上。
那颗心正像太阳一样明亮地燃烧着,整个森林静默无声了,都被这个对于人类伟大的爱的火炬照得通亮,而黑暗也因为它的光亮向四面八方逃跑了。
‘我们走吧!’丹柯举着那颗炽燃的心,给人们照亮着道路。
草儿带着钻石般的雨珠闪耀着,大河也泛着金光……这正是黄昏的时分,由于太阳落山时的光线,大河变成了红色,就好像是从丹柯被撕开了的胸膛里所流出的热血一样。
而丹柯倒了下去。那颗燃烧的心碎散成为许多火星。
现在,老婆子讲完了美丽的故事,草原上变得静寂起来,就好像它是被勇士丹柯的力量所慑服了一样,而他为人类燃烧了自己的心并且死去,丝毫没有向他们要求什么报赏。”
(选自高尔基《伊则吉尔老婆子》,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伊则吉尔这一人物形象贯穿于小说始终,她先后为“我”讲述了关于腊拉和丹柯的两个民间传说,其中表达了她鲜明的感情倾向。
B.小说的叙述者“我”在文中起着特殊的作用,通过“我”和伊则吉尔的交谈,将民间传说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蕴含了人生启示。
C.腊拉是鹰的儿子,他身边没有同族,虽喜欢族中长老的女儿,最终却将其杀死,是因为他想把她占为己有,以此摆脱孤独的生活。
D.当丹柯看到自己的部族被敌人赶进林子时,他勇敢地站出来,带领大家同困难和死亡进行斗争,凭一己之力保全了所有人的性命。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注重细节描写,腊拉的眼睛“冷酷而又傲慢,正像鸟中之王的眼睛一样”,而丹柯的眼睛则“闪耀出一种强烈的火焰般的光线”。
B.小说语言独特,具有现实主义风格,如“太阳晒干了他的身体和血液”,丹柯像“天蓝色的火星”,心可以“燃烧”,增强了艺术效果。
C.小说善用象征,“暗黑的影子”、浓密的“森林”、挡在路上的“石头”以及丹柯用燃烧的心驱走的“黑暗”,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D.“草儿带着钻石般的雨珠闪耀着,大河也泛着金光”,渲染出人们走出黑暗的欢乐气氛,预示了光明的前景,给读者激昂的情绪感受。
(3)小说有多处现实中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4)小说采用了“嵌套故事”的叙述手法,伊则吉尔讲述的两个故事看似独立,实则为一个整体,将思想引向深入,请结合腊拉和丹柯的形象加以分析。组卷:6引用:1难度:0.7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2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淄博烧烤”火爆出圈,淄博迅速成为火遍全中国的旅游打卡城市。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争相“进淄赶烤”,共同感受淄博的“人间烟火气”。
“淄博烧烤”破圈走红的背后,是从政府到市场再到百姓的多方跨界联动。打动游客的不仅是“小串+小饼+香葱”的“灵魂吃法”,也是定向发放消费券的给力忧患,更是官方霸气喊话的硬核市场监督……从“食”“住”“行”全方位保证体验,淄博真正把“好客山东”印在了①_______当中,也正因为人们看到了诚意,才有了“没去的跃跃欲试,去过的还想再去”的好评。
放眼旅游市场,将美食作为名片的城市不少,在流量宣传中翻车的案例也不少。“淄博烧烤”用真诚给所有流量美食上了一课:吸引游客的可能是花式宣传,留住游客却要靠实在的品质。用料实在、便宜实惠的小串,在不是贵就是假的一众“网红美食”中显得②_______,用物美价廉的真材实料回馈了游客的乘兴而来,换得了游客的尽兴而归,把流量变成了口碑。
“淄博烧烤”的走红,也是一张当地政府部门管理水平的答卷。当地政府部门积极作为,搭建配套服务措施,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落实市场监管责任。由传统工业城市转型的淄博,用实际行动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重塑着新的城市竞争力。各地都在③_______寻找机遇谋发展,淄博能够在一把烤串中把握住发展的机遇,其中有被“网红经济”垂青的偶然性,更有求真务实、苦练内功的必然性。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语句中“进淄赶烤”的表达效果。
(3)“淄博烧烤”的火爆出圈,激发了市民的城市自豪感。哈尔滨被称为东方小巴黎,是浪漫之都。此时正值丁香花盛开的五月,今天是5月20日,请围绕“我”“丁香花”“中央大街”三个关键词扩写一段文字来表达你对家乡哈尔滨的热爱之情。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语言表达连贯流畅,内容贴切,条理清晰,40字左右。组卷:4引用:1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意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青春逢盛世,你我如何能够成为“钱学森式”的人才?请全面思考材料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组卷:3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