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四十二中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8 6:0:2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 1.默写。
    (1)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
     
    ,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其二)》)
    (3)悬泉瀑布,
     
    。(郦道元《三峡》)
    (4)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5)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6)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乡情,永远缱绻在游子的心中。《黄鹤楼》中,崔颢登楼远眺,触景生怀,继而生发出不知家在何处愁绪的诗句是“
     
     
    ”;《渡荆门送别》中,李白踏上行舟,远游楚地,油然而生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8
  •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然而大家都对我说……他对弟兄的忠诚是尽人皆知的。自从当红军总司令以来,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有一个冬季专吃南瓜过活,另一个冬季专吃牛过活,从不诉苦,难得生病,量很大,万事采用民主方式,永远忠于自己所信yǎng的主义。
          ……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年轻的妻子康克清述说她的丈夫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再次,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共同生活,跟他们时常谈话。”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信yǎng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共同生活”相同的一项是
     

    A.粽叶飘香
    B.光辉历程
    C.绿水青山
    D.面向未来
    (3)文段选自《
     
    》,文段中描述的人是
     
    (人名)。文段内容运用了
     
    (手法)来塑造这个人物形象。
    (4)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原著中其他具体事例简要说明。

    组卷:23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理解(55分)

  • 6.阅读回答问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晓雾将
     

    ②未复有能其奇者
     

    ③夕日欲
     

    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
    相与步于中庭
    (4)【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猿鸟乱鸣”和“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
     
    ”。
    (5)【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了一起。

    组卷:15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60分)

  • 7.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机会欣赏名山大川固然心情澎湃,但抽空逛逛家门口的风景同样令人心旷神怡。在舞台中央成为光芒万丈的主角固然值得骄傲自豪,但烘云托月的配角也是必不可少……其实,人生不是单选题,每个决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请以“                 也挺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3)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4)不少于600字;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点、校名。

    组卷:11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