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百校联考高考生物三调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1.如图为液泡膜上离子跨膜运输机制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7 -
2.液泡化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中形成细胞质丝,细胞核从细胞的边缘通过细胞质丝移动到细胞中央。成膜粒出现在某些细胞质丝中,后扩展成一个平面形成成膜体并逐步形成新的细胞壁,进而完成细胞质分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78引用:2难度:0.5 -
3.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7 -
4.端粒学说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用来解释细胞衰老机制的一种学说。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序列DNA,每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端粒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序列加到染色体DNA末端而修复缩短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9引用:7难度:0.7 -
5.丙肝病毒(HCV)是一种RNA病毒,通过在人的肝细胞中进行R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等完成增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2难度:0.7 -
6.如图为某生物细胞中基因X的表达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6 -
7.穿梭育种是近年来小麦育种采用的新模式。农业科学家将一个地区的品种与其他地区的品种进行杂交,然后通过在两个地区间不断地反复交替穿梭种植、选择、鉴定,最终选育出多种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下列关于穿梭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8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
-
22.鸭子的羽色受常染色体上两对基因C、c和T、t控制,C控制黑色素的合成,T促进黑色素基因C在羽毛中的表达,请根据以下三个杂交实验回答:
(1)C、c和T、t两对基因遵循
①隐性致死效应:在杂合时不影响个体的生活力,但在纯合时有致死效应的基因称为隐性致死基因,隐性致死基因所表现出来的效应称为隐性致死效应。
②显性致死效应:杂合状态时即表现致死作用的致死基因称为显性致死基因,显性致死基因所表现出的效应称为显性致死效应。
③T基因的剂量效应:个体内T基因出现次数越多,表现型效应越显著。
(2)实验一F1中白羽的基因型有
(3)若将实验一F1的灰羽自由交配则后代有
(4)若要确定实验一F1中灰羽的基因型,可以选择实验二F1中白羽与其杂交,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5)若实验三F1中出现一只基因型为cccT的白鸭,请从亲本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产生该白鸭可能的原因组卷:127引用:7难度:0.2 -
23.血凝素基因(HA)编码的血凝素是构成流感病毒囊膜纤突的主要成分。成熟的血凝素包含HA1和HA2两个亚单位,其中HA1含有病毒与受体相互作用的位点。IgGFc基因片段(长度为717bp)编码人IgG抗体中的一段小肽,常作为融合蛋白标签。蛋白质分泌依赖于信号肽的引导,本研究中用信号肽IL-2SS代替HA自身信号肽,科研人员尝试构建IL-2SS/HA1/IgGFc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导入大肠杆菌表达和分泌,请回答:
(1)流感病毒囊膜主要由
(2)本实验用信号肽IL-2SS代替HA自身信号肽有利于
(3)应选择限制酶
(4)若目的基因与质粒A正向连接,HA1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是由图中的引物
(5)融合蛋白中的标签蛋白有利于目的蛋白的分离和纯化,基因工程生产HA1作为疫苗时,选择人IgGFc作为标签的优点还有组卷:32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