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11/22 6:30:2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环境的理念的是( )
组卷:39引用:5难度:0.5 -
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3难度:0.6 -
3.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家庭厨房里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92引用:3难度:0.9 -
4.在日常生活或化学实验中都应加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组卷:55引用:3难度:0.7 -
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75引用:7难度:0.9 -
6.下列气体中既能燃烧又能还原金属氧化物的是( )
组卷:32引用:1难度:0.7 -
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6 -
8.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下列有关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33引用:30难度:0.6 -
9.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性质与应用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组卷:21引用:4难度:0.6
三、实验探究题(共34分)
-
28.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
方案二:小刚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观察到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①硬纸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
(1)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
(2)查阅资料得知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小红发现:蔗糖分子中氢原子数目是氧原子数目的2倍,但是,蔗糖中氧元素质量却是氢元素质量的8倍。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组卷:807引用:27难度:0.5
四、计算题(共5分)
-
29.某同学用21g不纯的锌与100g足量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提示:Zn+H2SO4═ZnSO4+H2↑),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0.4g,求:
(1)生成氢气多少克?
(2)该锌的纯度(即锌的质量分数)。组卷:34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