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2021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的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摘自路遥《平凡的世界》)。如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延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1~4题。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某地区是(  )

    组卷:3引用:0难度:0.60
  • 2.“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的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摘自路遥《平凡的世界》)。如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延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1~4题。

    该地区(  )

    组卷:2引用:0难度:0.50
  • 3.“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的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摘自路遥《平凡的世界》)。如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延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1~4题。

    造成文中描述“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的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土质疏松
    ②夏季多暴雨
    ③河流结冰
    ④植被稀少

    组卷:3引用:0难度:0.40

一、选择题

  • 15.读“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判断图示地貌类型与对应治理措施组合错误的是(  )

    组卷:693引用:11难度:0.3

二、解答题

  • 1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学说有多种。目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由盛行风从中亚、蒙古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
    材料二:黄土高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图。

    (1)以下说法不能作为“黄土风成说”证据的是
     

    A.不管地表起伏状况如何,黄土覆盖的厚度总是比较稳定
    B.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颗粒越来越细
    C.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当地下面基岩的成分极不相同
    D.黄土高原表面崎岖不平,千沟万壑
    (2)说出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有何特点?
     

    (3)根据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推测秦汉到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变化?
     

    (4)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既是人祸,也是天灾。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加大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科学施策,实施了一系列工程和生物措施,生态和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5)请推测当地治理水土流失可能采取的具体措施。
     

    组卷:87引用:6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