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7/24 8:0:9

一、积累运用(20分)

  •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fū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连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走出有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①fū
     

    ②纤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年12月13日,中国举行的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活动               了中国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②天鹅湖是东营的旅游胜地,景色美丽壮观,宛如              在青山绿水间的一颗明珠。
    ③好的闲章,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意趣盎然,除了让人玩味,              可体现书画家的学识与修养。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8引用:2难度:0.9
  • 4.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金香玉聚天地之精华,得日月之灵气。那古朴醇厚的颜色,           ;那温润细腻的质地,           ;那纯正明亮的光芒,           
    ①如凝练的油脂,渗透出迷醉心魂的芳香
    ②清新如初阳,凛于内而非形于外
    ③深褐如泥土,不事张扬不露锋芒

    组卷:2引用:4难度:0.6

二、阅读理解(50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母亲的栀子花      ①繁花落幕,夏日登场,又到栀子花开时节。绵绵不断的梅雨,催育着栀子花蕾,络 绎不绝地含露绽放。每当看到那一片片像雪花般铺陈在绿色灌木丛中的栀子花,我都不禁 停下脚步,俯下身子,闻一闻那沁人心脾的清香。
          ②对栀子花,我有一种别样的情愫,既感到亲切,又会生出一丝惆怅,忍不住想起老 家,想起如今只能在梦中见到的母亲。
          ③母亲特别喜欢栀子花,不管家搬到哪里,她都会在房前屋后栽上几棵。上世纪 70 年 代初,母亲在房子的西头栽了两株栀子树。由于母亲的精心照料,栽下去仅仅两三年工夫,就长得亭亭如伞,枝繁叶茂了。过往的行人总夸奖这两棵栀子树,母亲听了乐呵呵的,仿 佛是在夸她的孩子。
          ④每到初夏,大小枝丫挂满了花蕾。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 瞧,把过厚的叶片剪掉,凝。望。花蕾细看,似乎在琢磨着每个花蕾绽放的时间。受母亲影响,我们也喜欢上了栀子花,经常留意栀子树的变化,到了花开季节,每天都要在树旁流连几 回。那时乡下农活繁重,生活清贫单调,盛开的栀子花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
          ⑤记得有个闷热的黄昏,空气潮得可以挤出水来,母亲说:“今晚肯定有大雨,明早 栀子花就开了。”我们顿时兴奋起来,拉着母亲的手,捂着煤油灯就跑去看栀子树。果然,在向阳的枝丫上,不少花蕾已由青泛白,有的还咧开了小嘴。姐姐告诉母亲,明天开的第 一拨花,她想送给她的几个好姐妹,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⑥那一夜电闪雷鸣,雨打着树叶哗哗响个不停,我们等着花开,觉也睡得不踏实。天 一亮,一家人就迫不及待去看栀子花。真如母亲所料,经过一夜暴雨洗礼,栀子树上不少 花蕾已经绽放,有的完全开放露出了花蕊,有的欲开还羞像个小喇叭,白嫩欲滴,清香扑 鼻,煞是可爱。我们雀跃着抢摘花朵,母亲一边摘一边帮姐姐把花插在辫子上、刘海儿旁,姐姐也在母亲梳得发光的发髻后别上两朵。花摘完了,母亲把花分成四份,一份给姐姐,满足了她昨天提出的要求;一份让我送给老师;一份送给帮过忙的邻居;最后留些用水瓶 子养着放在家里。母亲微笑着对我们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那时父亲在外乡工作,很少顾得上家,母亲一个人拖着五个孩子,日子 过得十分艰难,没有好心邻居的帮衬,有些坎还真不好迈过去。
          ⑦最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母亲用栀子花作彩礼定亲的事。我二哥经人介绍,认识了 邻村一个条件不错的姑娘。对方提出一要看儿郎,二要看家庭条件,一旦看不上,亲事也 就吹了。那个年代定亲兴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我们家穷得叮当响,根本 拿不出,一家人很是着急。最后,母亲对我二哥说:“我的儿郎优秀,不愁她看不上。她 要是图钱财,这样的媳妇不要也罢,就送她栀子花吧。”果然如母亲所料,没有送上贵重的彩礼,我嫂子娘家虽有几分不悦,也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母亲虽然目不识丁,但她对 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相信只要努力,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⑧栀子花开,端午节便到了。五六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常为三顿饭犯愁,包 粽子的糯米更是稀缺货。但她不能让孩子们只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粽子,为了糯米,花多 大代价也值得。包粽子时,我们围坐在母亲身边,跟着母亲学。当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一 家人欢天喜地围坐,吃着说着笑着,屋内粽子香,门前栀子香,其情其景,让人永生难忘。
          ⑨母亲离开我们后,老屋前的那两棵栀子树寂寞无主,日渐枯萎,最后只好将它们挖 掉。每次回到老家,不见昔日的栀子树,心里觉着空落落的。只能站在家门前,静静地想,想母亲和她的栀子花。许多时候,我也会问自己,像母亲这样一位在苦水中泡大、没有文化、毕生清贫而平凡的妇女,是以怎样的一种情感去热爱、呵护那些栀子花的?而那栀子 树、栀子花又赋予了母亲怎样一种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只知道,在那么困难的时代,在 与母亲相守的日子里,我始终能感受到力量--①的力量,②的力量,这力量 伴我坚定前行;我还能体会到爱--对③的挚爱,对④的挚爱。这爱,单纯且 执着,细腻而温暖,一如那株在我人生路上,在我心中,静静而持久绽放的母亲的栀子花。
    (选自《光明日报》2016.8.19,作者蔡建和,文章有删改)(1)通读文章,从母亲的角度梳理文章内容。
     
    →关爱花树,影响我们→②
     
    →以花代礼,搞定亲事→③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①结合语境,分析第④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把过厚的叶片剪掉,凝望花 蕾细看,似乎在琢磨着每个花蕾绽放的时间。
    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
    母亲微笑着对我们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
    (3)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填写恰当词语,将第⑨段结尾处语句补写完整。
    (4)本文是回忆母亲的散文,说说文章以“母亲的栀子花”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组卷:192引用:9难度:0.7

三、写作(50分)

  •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句真诚的鼓励唤起你的信心和勇气,一轮皎洁的明月唤起一代代诗人的故园情,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唤起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快闪《我和我的祖国》唤起全民族的爱国热情……生活中,总有一种美好能唤起你的回忆、憧憬、感动。
          请结合自身体验,以《有一种美好唤起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组卷:126引用:20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