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西南宁高新区桂鼎学校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5/1/6 12:0:3

一、积累运用(1-8小题,共22分。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细细说来,最早写香山红叶的恐怕要数金代诗人周昂,“山林朝市两茫然,红叶黄花自一川”(《香山》)(  )。此后,佳作代代出,香山因之声名远播。如果谈到诗歌蕴含时代精神,诗与情完美结合,只能数共和国元帅陈毅的《题西山红叶》了,老革命家触景生情。“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革命亦如此,斗争见英雄”将他的磊落情怀和诗意人生表现得(  )。
          景因诗而扬名,诗也给景增加了历史韵味和文化色彩。于是,每年寒霜初降,西山披上红黄相间的新装时,十万甚至数十万慕名观赏者如潮水般涌向西山,成为北京的一道景观,也成为北京公安交管工作每年的“重头戏”之一。
    (1)下列加点字读音与语段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到
    B.
    C.
    D.
    (2)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脍炙人口  淋漓尽致
    B.喜闻乐见  酣畅至极
    C.脍炙人口  酣畅至极
    D.喜闻乐见  淋漓尽致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拾起这零碎的书声时,感觉是捡到一片时光,可我不知道那是哪一时段历史的碎片。举头看天上白云,俯首拾一路花草,远古在天,草色在即,掷在其中的碎片,真的没有确切的时光认定。                                。传史、教化,明礼、树德、立品,言传于书声,内化于胸有诗书,外化于举止大方,整个华夏文明社会的秩序,就是在书声中相传。
    (1)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朝代兴替
    ②唯有代代书声
    ③从古到今
    ④滔滔不绝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2)下列句子与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
    B.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曲。
    C.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D.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3.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出“草根文化”的四个主要特性。不超过20个字。
          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在《改革开放30周年解读》中对草根文化这样界定:“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潮流,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它又区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他认为,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但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无可否认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辐射、腐蚀和冲击。

    组卷:3引用:1难度:0.6

(二)古文阅读Ⅱ(17分)

  • 9.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如今登上了岳阳楼,多年的愿望实现了,因此直接表达了作者此时登上岳阳楼无比喜悦的心情。
    B.颔联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写洞庭湖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
    C.颈联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写出了诗人孤舟漂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也暗含着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
    D.尾联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的描写,感到无可奈何,泪流满面,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描绘的画面特点。

    组卷:3引用:3难度:0.6

三、作文(4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发人深思、给人力量:“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震撼人心的“中国故事”,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气象万千的“中国答卷”……十年不懈奋斗,我们绘写了壮美画卷。
          身为当代青年,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1引用:11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