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9/3 1:0:8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新型冠状病毒和肺炎链球菌均能造成肺部严重感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6引用:5难度:0.7
  • 2.外泌体是由细胞释放的囊泡结构,作为细胞间信号传输的载体,可携带蛋白质、核酸、脂类等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如图为外泌体向靶细胞传输信息的三种方式,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59引用:2难度:0.6
  • 3.细胞内ATP合成酶主要由嵌入膜内的蛋白质F0和突出于膜外的蛋白质F1两部分构成,当H+顺浓度梯度通过ATP合成酶时,可使ADP与Pi结合形成ATP,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7引用:2难度:0.8
  • 4.对下列异常实验现象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原因分析
    A 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加入清水后,质壁分离的细胞未发生复原 可能是质壁分离时使用的蔗糖溶液浓度过大
    B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实验中,发现滤纸上的色素带颜色偏淡 可能是提取色素时加入的无水乙醇过多
    C 比较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中,发现FeCl3组和肝脏研磨液组产生气泡的速率相近 可能是加入催化剂时滴加的FeCl3溶液太少
    D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试验中,两组实验的澄清石灰水均不变浑浊 可能是加入酵母菌时未将煮沸的培养液冷却

    组卷:27引用:4难度:0.7
  • 5.等位基因F+、F控制某食草昆虫的长翅和短翅,原种群中F+基因频率为80%,随机分布到三座孤岛上后因风力较大,阻碍了孤岛间个体基因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7引用:3难度:0.8
  • 6.“卵子死亡”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它是由PANX1基因发生突变后,引起PANX1通道蛋白异常激活,卵子萎缩、退化,最终导致不育。PANX1突变基因在男性个体中不表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引用:3难度:0.6
  • 7.一对外表和智力均正常的夫妇生出一名18-三体综合征的胎儿,对三人进行染色体检查发现,丈夫染色体正常,图a表示妻子的18号染色体结构及其经减数分裂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图b表示胎儿的18号染色体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72引用:6难度:0.7
  • 8.肉瘤病毒逆转录出双链DNA分子,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中,成为原病毒DNA,通过宿主细胞的有丝分裂,把原病毒DNA传递给子细胞。同时,也合成病毒的RNA和相关蛋白以组装成新的肉瘤病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6

三、非选择题(共5个大题,共55分)

  • 24.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为提高其光合速率及产量,研究者将玉米细胞中的PE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导入水稻,在最适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的影响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点所示条件下水稻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结构有
     
    ;c点后,限制原种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2)推测当水稻植株长期处于图1中的b点光照强度时
     
    (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
    (3)据图1分析,当光照强度为1200μmol•m-2•s-1时,转基因水稻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与原种水稻消耗的CO2量比例为
     
    ,与原种水稻相比,转基因水稻更适合种植在
     
     环境下。
    (4)在光照强度为0~400μmol•m-2•s-1时,与原种水稻相比,转基因水稻的气孔导度更大但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原因可能是
     
    ,限制了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
    (5)在光照强度为800~1400μmol•m-2•s-1时,原种水稻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却继续升高,推测PEPC的作用可能与促进转基因水稻光合作用
     
     阶段的进行有关。

    组卷:3引用:2难度:0.5
  • 25.水稻是自花传粉植物。雄性不育水稻是指雄蕊发育不正常,但雌蕊发育正常,可以接受外来花粉而繁殖后代的植株。其相关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水稻野生型为雄性可育,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乙均为雄性不育(均只有一对基因与野生型不同)。如表为3个不同水稻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野生型×突变体甲 全为雄性可育(杂种1)
    野生型×突变体乙 全为雄性可育(杂种2)
    杂种1×杂种2 全为雄性可育
    (1)根据杂交组合一和二可知,雄性可育性状是由
     
    性基因控制。根据杂交组合三,推测控制两个突变体的相关基因为
     
    。(填“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
    (2)假设控制两个突变体的相关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杂交组合三的后代个体间随机传粉,得到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3)除以上情况外,雄性不育还有胞质不育型,指不育性由核基因(rr)和细胞质不育基因(S)共同控制,不育基因型为S(rr),可育基因型有N(rr)、N(Rr)、S(RR)以及
     
    。研究人员选择某植株给雄性不育系授粉,所得F1均能恢复正常生育能力,推测该植株的基因型为
     

    组卷: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