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必修1《1.1.1 物质的分类》2019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4/20 14:35:0
-
1.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①纯碱 ②食盐水 ③石灰水 ④烧碱 ⑤液态氧⑥KClO3组卷:165引用:7难度:0.8 -
2.下列树状分类法正确的是( )
组卷:228引用:8难度:0.9 -
3.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属于(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一元酸 ⑦化合物.组卷:80引用:2难度:0.5 -
4.ClO2是生产饮用水的新一代消毒剂,从物质分类来看,ClO2属于( )
组卷:17引用:2难度:0.9
-
5.(1)下列每组物质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①NaCl、KCl、NaClO、BaCl2
②HClO3、KClO3、Cl2、NaClO3
③H3PO4、H2SO4、HCl、H4SiO4
④浊液、溶液、水
⑤空气、氮气、HCl气体、CuSO4•5H2O
⑥铜、金、汞、钠
(2)某同学将浓硫酸、NaOH固体、生石灰等物质划分为一类。该同学的分类依据为
A.酸类 B.碱类 C.氧化物 D.干燥剂
(3)生石灰属于
A.酸 B.碱 C.盐 D.纯净物 E.化合物 F.金属氧化物 G.非金属氧化物 H.碱性氧化物 I.酸性氧化物组卷:43引用:1难度:0.8
-
14.如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配料表 精制海盐、碘酸钾(KIO3) 含碘量 20~40 mg′kg-1 储藏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1)据物质分类中的树状分类法的有关知识,在①HIO3、②NaIO3、③KOH、④I2O5、⑤NaCl五种
(2)推测出碘酸钾(KIO3)的物理性质:碘酸钾组卷:40引用:5难度:0.8 -
15.为研究胶体的性质,某同学查阅了如下资料:
①当一束可见光(波长4×10-7~7.6×10-7 m)照射到某一分散系时,若该体系粒子直径小于10-9 m,则光束发生直射现象,光路没有明显增强;若粒子直径大于10-9 m小于10-7 m,则光束发生明显的散射现象,即光路显著增亮;若粒子直径大于10-7 m,则光束发生反射现象,光路逐渐变暗,同时可看到一些颗粒.
②胶体粒子的直径比溶液中溶质粒子的直径大得多,但胶体却能较稳定地存在,其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有较大的表面积,能有选择性地吸附与其组成相同或相似的离子,导致胶粒带电.减弱或中和胶粒所带的电性,可使胶体聚沉(如加热、加电解质、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等).
③给Fe(OH)3胶体接通直流电源,可发现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这种胶粒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该实验证明Fe(OH)3胶粒吸附阳离子带正电.
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①中说了几种分散系,请你按次序列举一下:
(2)腌制咸鸭蛋时,Na+、Cl-能透过蛋壳内壁的半透膜进入蛋白质内,而胶体粒子蛋白质分子却不能透过半透膜.请说明半透膜上孔径的大小:
(3)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然后插入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阴、阳两极可分别聚集氧化铁和陶土.这种做法的可能原理是
(4)Fe(OH)3、Al(OH)3胶体常用于净水,使用原理是
(5)江河入海口常形成泥沙三角洲,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组卷:30引用:1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