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北省新高考“八省联考”高考化学适应性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组卷:143引用:3难度:0.6 -
2.聚丙烯是日用品及合成纤维的重要原料之一,其单体为丙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39引用:4难度:0.7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8引用:1难度:0.7 -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98引用:2难度:0.7 -
5.下列实验中,实验现象与结论不匹配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含有相同浓度Cl-、I-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 先生成黄色沉淀,后生成白色沉淀 Ksp(AgCl)>Ksp(AgI) B 加热NaI固体和浓磷酸的混合物 有气体产生 生成了HI气体 C 在Na2SO3饱和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KMnO4溶液中 KMnO4溶液褪色 该气体产物具有漂白性 D 2CrO42-+2H+⇌Cr2O72-+H2O在K2Cr2O7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 有砖红色沉淀(Ag2CrO4)生成 Ag2CrO4溶解度比Ag2Cr2O7小 组卷:219引用:1难度:0.5 -
6.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77引用:2难度:0.7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
19.科学工作者合成了含镁、镍、碳3种元素的超导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回答下列问题:
(1)镍元素位于周期表第
(2)在CO分子中,C与O之间形成
(3)第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随原子序数(Z)的变化情况如图1.I1随Z的递增而呈增大趋势的原因是
(4)下列分子或离子与CO2具有相同类型化学键和立体构型的是
A.SO2
B.OCN-
C.HF2-
D.NO2+
(5)过渡金属与CO形成羰基配合物时,每个CO分子向中心原子提供2个电子,最终使中心原子的电子总数与同周期的稀有气体原子相同,称为有效原子序数规则.根据此规则推断,镍与CO形成的羰基配合物Ni(CO)x中,x=
(6)在某种含镁、镍、碳3种元素的超导材料晶体中,镁原子和镍原子一起以立方最密堆积方式形成有序结构.结构中的两种八面体空隙,一种完全由镍原子构成,另一种由镍原子和镁原子共同构成,碳原子只填充在由镍原子构成的八面体空隙中,晶胞如图2所示。
①组成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②完全由镍原子构成的八面体空隙与由镍原子和镁原子共同构成的八面体空隙的数量比为
③若取碳原子为晶胞顶点,则镍原子位于晶胞的组卷:178引用:1难度:0.7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
20.手性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反应具有高效、高对映选择性的特点,是有机合成化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手性螺环配合物催化的不对称合成研究及应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某螺环二酚类手性螺环配体(K)的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如下信息:RCHO+CH3COR′NaOHEtOH/H2O,R,R′=烃基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常用于医院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其结构简式为
(2)化合物C可发生银镜反应,其名称为
(3)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该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4)反应⑤的反应条件为
(5)在反应⑥的条件下,若以化合物E为原料,相应的反应产物为组卷:186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