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8-2019学年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四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8 9:30:2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 1.读拼音,写词语。
    bǎo  zhàng
     
    cā  xǐ
     
    wān  yán
     
    yú  chǔn
     
    mǐn  ruì
     
    shāo  huǐ
     
    xī  shēng
     
    jiàn  kāng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2.据拼音写同音字或选形近字填空。
    (1)zhù   
     
    房    
     
    意     
     

    (2)tíng  
     
    玉立          大
     
    广众
    (3)喝 渴 揭   口
     
           
     
    开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3.用“√”划出句子中更恰当的词语。
    (1)这棵大树是鸟儿(休息 栖息)
     
    的地方。
    (2)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忧虑)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发动 发起)
     
    了“保护母亲河”的行动。
    (3)清晨,森林里十分(沉寂 寂静)
     

    (4)一些有爱心的企业向希望工程(援助 捐献)
     
    了大量财物。
    (5)高大的建筑物会(打扰 干扰)
     
    手机信号,使信号强度减弱。

    组卷:2引用:1难度:0.7

二、课内外快乐阅读。

  • 9.阅读《闲谈“读书法”》,完成下列小题。
    闲谈“读书法”      ①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个别地方,那么无论读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总”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②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③当然,无论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也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恐习,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短文分别写了
     
     
     
    、(人名)的
     
     
     
    读书法。
    (2)你从①和③段划线的句子分别中梳理出什么观点。
    ①段:
     

    ③段:
     

    (3)你喜欢哪种读书方法(可以是本文中的,也可以是自己知道的其它方法)?为什么?
    我喜欢
     
    ,因为
     

    (4)你积累了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请写出一条。
     

    组卷:6引用:1难度:0.4

三、习作。

  • 10.题目:生活,让我懂得了               
    提示: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可以教会你很多,如,坚强、自信、分享、感恩、宽容等,请根据提示和要求完成习作。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特别要写清楚明白的道理。(3)字数400字左右。(4)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组卷:2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