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2/31 23:30:2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

  • 1.观察图片,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②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与他人没有关系
    ③社会是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结点”
    ④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我们以相同的身份融入不同的社会关系中

    组卷:30引用:5难度:0.8
  • 2.从古代的“同砚”“砚台”“窗友”“同门”“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学、学友、书友、校友、学长,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  )

    组卷:760引用:189难度:0.8
  • 3.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下列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
    ①同学们知道小梅因家境贫穷而辍学时,都踊跃捐款帮助
    ②小亮的好朋友被小平欺负了,他挺身而出,和好朋友一起揍了小平一顿
    ③小明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④小强游览泰山时在石壁上刻下“小强到此一游”

    组卷:31引用:4难度:0.6
  • 4.网络正能量,你我共传播。下列行为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有(  )
    ①小明通过政府微信公众号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言献策
    ②小刚通过网络软件查找到作业答案,顺利地抄完了作业
    ③小雨在微博转发走失儿童的消息,走失儿童最终被找到
    ④小强在微信呼吁打砸美系车以反击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

    组卷:17引用:12难度:0.7
  • 5.漫画《圈套》启示我们要(  )
    ①学会分辨网络信息的真假
    ②远离网络生活,传播正能量
    ③合理使用网络,提高媒介素养
    ④在网络世界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组卷:7引用:3难度:0.7
  • 6.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  )

    组卷:36引用:23难度:0.7
  • 7.“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做任何事的权利。”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自由受道德、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④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享有的自由是没有限制的

    组卷:17引用:3难度:0.7
  • 8.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规则,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④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组卷:14引用:5难度:0.9
  • 9.有天津市民反映:天津虽然是一个现代化大都市,但在天津街头,一些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仍然存在,与天津的大城市形象不相匹配。市民经常遇到闯红灯、随意加塞、开远光灯、乱鸣喇叭、乱停车、乱丢垃圾等违反规则的行为。违反规则(  )
    ①会受到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手段处罚
    ②都会承担刑事责任
    ③也可能受到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的处罚
    ④都会扰乱社会的良性运行

    组卷:20引用:7难度:0.8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 28.【崇德向善 恪守诚信】
    材料一:漫画《诚信中国》。
    材料二:近年来,山东打造企业信用“红黑榜”,让守信企业获得便利,失信企业受到限制。对企业来说,诚信建设“红黑榜”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
    材料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我市许多县区有很多初中学校设立了诚信考场。考试过程中,各考场的学生们认真答题,虽不见监考老师的身影,但考场秩序井然。诚信考场的设立,促进了良好考风的形成。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诚信这一美德的重要性的认识?
    (2)践行这一美德,你打算怎样做?

    组卷:12引用:2难度:0.6
  • 29.【明理守法 学以致用】
    我叫林林,今年15岁。读初一时,由于成绩不好,我开始经常旷课去网吧和营业性歌舞厅,并在那里结识了一批社会上的小混混。零用钱不够花,我就去勒索小同学的钱。后来我索性辍学了,在社会上打拼的过程中,我组建了一个由10多个人组成的团伙,他们的年龄都与我差不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结伙抢劫18起,故意致人重伤4起,劫得财物约6万元。
    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待林林的将是法律的处罚。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林林辍学后的行为是哪种类型的违法行为?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结合林林的犯罪经历,对我们青少年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有什么警示?

    组卷:8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