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下)开学联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7/19 8:0:9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沉郁顿挫”原是杜甫在给唐玄宗的《进<雕赋>表》中对其诗文的概述,后代文论家认为这四个字能够表述杜诗的主体风格,遂成定论。但对于“沉郁顿挫”的具体含义,历代文论家大都从内容方面解释“沉郁”,从形式方面解释“顿挫”。我认为,“沉郁”与“顿挫”二者的内涵及成因,既都有内容层面的因素,也都有形式层面的因素。
          杜甫信奉儒家思想,儒家的忧患精神、人本精神、乐道精神、笃行精神深深刻镂在杜诗之中。杜甫身经战乱,爱国主义、民族意识以及民胞物与的伟大情怀,构成了战乱诗篇的主旋律。杜甫家世不幸、仕途蹭蹬,造成杜甫持重、忧郁的性格。凡此种种,都促使杜诗形成沉郁的风格。
          杜甫看问题总是比别人深入一层、慎重几分。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唐帝国的朝野上下沉浸在歌舞享乐之中。只有杜甫感到了国家危机的来临。天宝末年,唐玄宗兴兵讨伐南昭。对这场不义之战,杜甫作了严厉的抨击,“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兵车行》)而同时代的诗人,如高适(《李云南征蛮诗》)、储光羲(《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则为这场不义战争高声鼓噪。高、储之辈只知道迎合当权者的心思,不顾及战争的危害,杜甫却能以国家安危为视点唱出反调。这就是他的作品的深度之所在,“沉郁”风格之表现。
          杜甫在一些描绘山川景物或反映个人身世的作品中,每每采用“时空并驭”的手法,在一联中,从时空两个角度下笔,这也是形成“沉郁”风格的因素。“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上兜率寺》)前句以“巴蜀”写寺的周围“江山”之壮美,是从空间角度下笔;后句以“齐梁”写寺庙中“栋宇”之悠久,则是从时间角度下笔。“天下兵戈满,江边岁月长。”(《送韦郎司直归成都》)前句以“兵戈满”写战火遍地的现实,是从空间角度写战乱的广延;后句以“岁月长”写客居日久,是从时间角度写战乱的持久。两句塑造出诗人关注天下烽烟、叹息漂泊于事无补的形象。
          杜甫所说的“顿挫”,并非仅仅指表现手法,其中也是包含了作品的内容的。杜甫在《进<雕赋>表》中说道:“臣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舍诸?”其中“沉郁顿挫”与“随时敏捷”是分别针对扬雄和枚皋来讲的。“沉郁顿挫”说的是扬雄,“随时敏捷”说的是枚皋。其中,“顿挫”就是“抑折”,就是“抑折前人之心”,就是批判前人的不良思想行为。他所说的“顿挫”,就是指作品具有批判现实的内容,具有对君主和朝政的讽谏功能。杜甫说的这段话,是向玄宗的自我推荐之辞,说自己写作诗文既具有扬雄的思想深度,又具有枚皋的行文速度;既有质量,又有数量,这样的人才,皇帝是应该重用的。
          从形式角度理解“顿挫”的内涵。杜诗的“顿挫”风格,首先是来自一句或相邻诗句的意思逆折。像杜诗这样在一句或相邻的两句之中频频进行语意的猛烈撞击,却是罕见的。其次,杜诗的“顿挫”风格还来自他独特的取景抒情方式。杜甫言愁,较少取用哀景,更多的是取用丽景,情与景构成巨大冲突,在冲突中,感情表达获得了超常的力度。
    (摘编自韩成武《新论“沉郁顿挫”的内涵》)(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把自己的诗文风格概述为“沉郁顿挫”,后代文论家即以此作为杜诗的主体风格。
    B.儒家思想、杜甫在国家动荡中的遭际与情感及其性格等因素促使杜诗形成沉郁之风。
    C.“顿挫”在思想内容上是指杜诗有批判现实的内容,具有对君主和朝政的讽谏功能。
    D.杜甫在用景抒情时总是选取与情感相冲突的景物,这使其诗具有了“顿挫”的风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内容层面分析“沉郁”“顿挫”的内涵,从形式层面分析“沉郁”“顿挫”的成因。
    B.文章将杜甫与高适、储光羲作对比,意在证明杜甫看问题比别人更深入、更慎重的特点。
    C.文章分别举了描绘山川景物和反映个人身世的诗句,来分析杜诗“时空并驭”的手法。
    D.文章对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论述,既有对前人观点的继承,也有独出机杼的创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与百姓立场相同,面对国家讨伐南昭,他在诗中揭示出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创伤。
    B.杜诗中“时空并驭”的手法就是前一句从时间着笔,后一句从空间着笔,或者反之。
    C.杜甫对自己的才华充满自信,将自己与扬雄、枚皋相提并论,希望皇帝能重用自己。
    D.历代文论家不知道《进<雕赋>表》中“沉郁顿挫”描述的是扬雄,曲解了“沉郁顿挫”。

    组卷:3引用:2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人体不同脏器之间的酸碱度存在极大差异,比如胃液呈强酸性,pH值在1.5-2之间;胰液属于强碱性,pH值可达8.8;小肠液也属于碱性,pH值在7.2-7.8之间。人体分泌的消化液消化食物时,人体脏器酸碱度会发生一些不同变化,不管其变化如何,食物营养被吸收进入血液以后,都会变为pH值为7.35-7.45的弱碱性,不会也不可能出现酸性体质。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明确规定,生活饮用水的pH值范围为6.5-8.5,这就意味着国家允许生活饮用水6.5~7.0的微酸性。对正常人来说没必要刻意选择弱碱水,只要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每天保证饮水1200毫升,照样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满足人体需要。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至今还没发现饮用水pH值的大小与人体健康有直接关系。在人类300多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从饮用天然水、井水到自来水,pH值都在6.5-8.5之间。日本著名长寿之乡秋田县八森潭饮用水的pH值为6.39,明显是弱酸性,可是根本没有影响这里的长寿记录;美国人平均每天每人喝2瓶可乐,碳酸饮料pH值为4左右,明显是酸性饮料,但是,美国人并没有因此都成为“酸性体质”。
          弱碱水通过食管首先到达胃部,pH值高达1.5-2的胃液一下子就会把它中和,并迅速使之变成“酸水”。专家认为,现代都市人的一些亚健康状态,主要是来源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加之工作、生活中压力过大,缺乏体育锻炼等。
    (摘编自谭敦民《弱碱水真的是健康水吗?》)材料二:
          从国内标准来看,在我国发布的《饮料通则》中,将饮料分为11类。有一类是包装饮用水,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其他类型饮用水。“其他类型饮用水”中又包括饮用天然泉水、饮用天然水和其他饮用水。显然,碱性水并不在分类中。
          早在几年前,专家已经就弱碱性水能改善体质进行辟谣。饮水的最大功能是补充我们体内缺失的水分,只要饮用足够的水,就能对预防慢性病起到一定作用,至于水的酸碱度,不需要关注太多。人体对酸碱度有自身调节,不会因喝水而改变。
          专家表示,碱性水不能替代药物,对于痛风或者是胃酸过多的患者来说,碳酸氢钠是有一定的作用,但弱碱性水里碳酸氢钠的含量少之又少,每天需要喝够7~15升的量,才能勉强够一日碳酸氢钠的处方剂量。此外,饮用水的功能是补充体内水分,对调节体质没有任何作用。
    (摘编自张鑫《碱性水能“改体质”?背后藏高价生意经》)材料三:
          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食品安全科普专家王思露表示,“酸碱体质论”从科学角度讲,并不成立,在真正医学的专有名词术语当中根本没有这个概念,人的身体由各个部位构成,各个部位的酸碱程度也不一样,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支持饮用碱性水就能够改变人体的pH值。
          王思露表示,的确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的酸碱性质,或是偏向会出现一些改变,比如在一些疾病的困扰下,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酸,但是在这些疾病状态下,单纯凭借食用碱性食物是不可能控制酸中毒的,恰恰相反,人体本身就有一个自我酸碱调节的体系,有能力将食物代谢后的酸碱物质和自身生理活动产生的酸碱物质进行自由调节。因疾病而导致酸碱失衡,寄希望于食物饮品来改变病症的做法不可取,“食品就是食品,它跟药品不一样,它不存在任何的疗效”。
          由此,王思露认为,市面上各种各样不同概念的碱性水,检测时确实是碱性,但其实是水企特意营造的概念,食用后对身体也并无好处,从营养及现代医学角度而言,不推荐消费者过分迷恋和推崇。相比之下,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经消毒杀菌的自来水在煮沸晾温后,其安全性和合理性更高。
          北京安贞医院体检科副主任医师于汶在患者询问“长期喝碱性水的危害”时答复称:“碱性水其实是一种理化表征和水的种类,与水本身是否经过电解处理,或是水中的物质是天然的还是添加的,都没有直接关系,所以饮用水还是要饮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水。”人体体质的酸碱性和饮用水的酸碱性是没有关系的。相反,长期饮用碱性水,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肠胃功能紊乱,甚至消化不良,长期喝碱性水也会增加肾脏排碱的负担。
    (摘编自《“碱性水神话”死灰复燃,喝什么水更健康?》)(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体的酸碱性与饮用水pH值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这在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研究报告,以及日本、美国居民的生活习惯中得到了证实。
    B.饮水的最大功能是补充人体内缺失的水分,而不是向人体补充所谓的酸、碱等物质,这是许多科学人士的共识。
    C.王思露从科学角度否定了“酸碱体质论”,并且认为人体的酸碱偏向比较稳定,只会在疾病状态下发生一些改变。
    D.于汶通过研究发现长期饮用碱性水会给人体造成胃肠道负担、肾脏排碱负担等问题,认为人们应饮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在消化食物时,人体各脏器酸碱性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是食物营养被吸收进入血液,都会变成弱碱性,不会使人体呈现出酸性。
    B.现代都市人会出现一些亚健康的状态,他们喝弱碱水不能改变亚健康的状态,需要调整生活习惯改善膳食结构,并加强体育锻炼。
    C.弱碱性水中的碳酸氢钠对治疗痛风或胃酸过多等疾病有一定作用,但是喝弱碱性水并不能治疗上述疾病。
    D.王思露对比了弱碱水和煮沸晾温的自来水后,认为弱碱水对人体没有好处且安全性低,自来水是人们的最佳选择。
    (3)生活中有些人偏信喝苏打水(弱碱水)改变酸性体质,保障身体健康,他们为什么错了?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组卷:0引用:1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丁玲
          天慢慢地亮了。没有太阳,愁惨的天照着黄色的滔滔的大水,那一夜淹了汤家阙,又淹了一渡口的一片汪洋的大水,那吞灭了一切的怕人的大水,那还是逞着野性,在向周围的斜斜的山坡示着威的大水。而且还照着稀稀残留下的几个可怜的人类,无力的,颜色憔悴的皮肤,用着痴呆的眼光,向四方爬去。
          经了那么一个夜晚的一渡口,也还逃出了一些人,赵三爷和侄儿大福也踉踉跄跄逃了出来,又在一个路口遇着了,还遇着了一群又一群已经逃散了,又集合了的那些邻近茅棚里的人,也有一些女人,也有一些小孩。大家看见了都抱头大哭,都为过分的悲痛和恐慌压着说不出一句话来。大家都更觉得亲切了,都不愿分开,都集在一团,慢慢地向长岭岗走去,是失去了精神,失去了勇气,剩着饥饿的肚皮的一群。
          水在他们后面,有的房屋还半睡在水里,大树的梢也从水里伸出来映在太阳底下,摇摆着茂叶,而且还有一些人的声音从那里传出来,一些求援的声音。他们也涉过几处渍有浅水的地方,一群人这么慢慢地走去。
          沿路也有一些人家,都走出来担心地絮絮叨叨地问。也有一些不说话,只沉重的将怜悯的眼光落在他们身上。他们走了一会,因为几个女人和孩子都嚷着走不动,于是便停了下来,坐在一块有坟的乱岗上。
          天空没有云,蓝粉粉的,无尽止地延展开去。下面是水,黄滚滚的,无穷尽地涌了来。剩下的地方,剩下的人,拖着残留的生命,无力地爬着又爬着。
          这坐在乱坟岗上的一群,约莫有三十多个人,一半女人和小孩,一半是男人。坐了一会又向前走,沉默的时候比说话的时候多,女人们啜泣的时候是更多,小的小孩不懂事的时时吵饿:“妈呀!肚子饿!……
    “要走到什么地方才有东西吃呢?……”
    “我走不动了呀……”
    “快到了!没有好远了!到了买馍馍给毛毛吃……”
          吵饿的被哄住了,又有一些哭着要妈要爹的,这些情景真能使一个强壮的人听着也伤心,何况这都是些失去了家,失去了亲人,从死的唇吻上逃去的一些男人。他们心痛,却又得忍着,而且有几个还得用希望鼓着大家的勇气:“狗狗!妈妈在前边,妈妈替狗狗买粑粑去了。乖的狗狗不要哭……”
    “张大哥!你抱抱王和尚吧,他妈抱不起他了……”
    “唉,三爷!你放宽心些吧。我看见你家三姆早就带着龙儿走了的,她们一定朝她娘家走去了……”陈大嫂看见赵三爷那么一个强壮的农人连一句话也不说,只悄悄不断地叹气和揩眼泪,不觉忘去了自己也离去家里其他的人而安慰着别人起来了
          这里面有一个年轻的汉子王大保,和一个四十多岁,在三富庄上做了二十年的长工的李塌鼻。他们没有失去一点勇气,也没有失去理智,平时并不能得人信仰,这时却自自然然都依着他们的话起来了
    “哭有什么用,死的死去了,哭得转来吗?不死的总得鼓着气想法,未必也让他死去吧?”
    “不要哭,跟着我来,到了长岭岗愁他们不给我们吃。这几个,吃得起的,那里有三条街,有一百多家铺子,三富庄,马鞍山的大户都有人在那里,有县里派来的镇长,有分局长,有兵警,有学堂。哼,老子们家破人亡了,老子们就得留下这条命,还得算算账呢!……哭什么,不要哭了,男子汉!日子还长呢,哭成得个什么事 ……”
    “别处我不晓得,三富庄我就清楚,打开他们的仓,够我们一渡口的人吃几年呢。看他们就真的不拿出一点来,忍心让我们饿死……”
    “我们一定不要哭,快点走,到了长岭岗我们去找他们的局长,或是团上的人,有人问话,塌鼻你答应……
    慢慢地讲着一些以后的计划,大家心里都活动一些起来了。到望见那长岭岗的炊烟的时候,是快吃午饭的时候了。他们又遇着从汤家阙逃来的一伙人。于是合在一块向前进。
          长岭岗的镇外上,已经挤满了一群群的携儿带女的家族,饥饿把他们都弄瘦了,有的靠在树根上,疲乏的;有的蹲在石块上,望着来的一群新的逃来的人。
    “你们从什么地方来的?……
    “你们是哪里的,来了好久了吗?”
    “唉,他们饿得真不像样了……”
          他们再往前进,朝镇里走去。
          越去越看见那越黄瘦的人,那些与他们同运命的人越多了。从脸上的颜色可以辨别来到的新旧,来得越久的,就越憔悴。
          展在眼面前的情形,使大家心里又预感着失望,可是空的肚子里为一种火燃烧着,他们只得又鼓着力往前走。
    “喂,你们往哪里去?”憔悴了的人群里有人在问了。
    “到镇上去,想找镇长,局长也好,先给我们一些吃的,我们是昨夜晚上遇难的。”
    “他该管你吗?我们的人都不准上街,他们比防土匪还怕我们呢!”
    “真的吗?那我们怎么得了呢?……”
          小孩吵着,女人们又哭起来了。
          街的两头站了许多刚刚从县城里添来的荷枪的兵士。也有一些是镇上团防临时加的团丁。墙上贴了碗大的字的告示,有认得字的人便解释着给其他的人听:……
    (有删改)【注】小说发表于1931年,当年江淮大地遭遇特大水灾,受灾总人口计五千多万,有四十多万人死亡。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房屋还半睡在水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照应了“天慢慢地亮了”,表明洪水发生在夜里。
    B.王大保、李塌鼻站出来为灾民们加油打气,大家虽然平时不重视他们,现在却也受到他们的鼓舞。
    C.镇上已经挤满了灾民,他们“越去越看见那越黄瘦的人”,这表明灾民众多,赈济的粮食已经耗尽。
    D.小说将故事场景设定在灾民逃荒的路上,既反映了他们深重的苦难,又展示了当时的社会图景。
    (2)小说标题“水”在文中除了表示洪水之外,还有哪些象征意义?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处灾民们听到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推测省略号的内容,并给出理由。

    组卷:0引用:1难度:0.6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保护生态环境,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当然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有些人把环境的破坏简单归咎于经济发展,甚至归结到科技发展头上,认为保护环境就要远离科技、回归原始。    ①
          田园梦的意境当然美好,但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    ②,大多数劳动者的生活每天困于柴米油盐,忙于生计奔波。况且即便是王侯将相、文人墨客,欣赏自然美景也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面,另一面还有低下的卫生医疗条件、落后的交通等等不计其数的不美好之处。想一想连基本的洁净饮水和干净卫生的厕所都没有,我们真的想要那样的生活吗?
          环境的破坏不应简单归因于工业发展,    ③。这是人类发展理念导致的问题!今天我们要做的不是退回原始的生活方式,而是新理念的指引下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孟子•离娄下》中载:“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B.我们在发表言论之前,一定要认真“调查”,否则就不要发言。
    C.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D.你真是“善良”,看这几盆花站着累,就用脚把它们放倒。

    组卷:2引用:4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ㅤㅤ在大数据时代,各类软件纷纷采用“用户定制”的方式,根据你的浏览记录不断优化针对你的内容推送,仿佛你身边有个“周到”的管家,无时无刻不在留意你,记录下你的兴趣、喜好,然后竭尽所能地“满足”你的品位。人们逐渐被大数据引入“信息茧房”之中,获得的信息单一闭塞。
    ㅤㅤ对于如何破除“信息茧房”,你有何思考或建议?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5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