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
1.默写填空
(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离骚”一词做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
(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运用对偶的修辞,说明《国风》与《小雅》各自特点的两句:“
(3)组卷:33引用:2难度:0.9 -
2.毛泽东认为“人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以下诗句中最能有力支持这个观点的一句是( )
组卷:15引用:6难度:0.4
二、阅读(50分)
-
6.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ˊ也.”王怒而疏屈平。
……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1)加点字解释
①平伐其功
②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③顷襄王怒而迁之
④被发行吟泽畔
⑤是以见放
⑥而蒙世之温蠖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屈平之作《离骚》 邪曲之害公也 B.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以浮游尘埃之外 C.顷襄王怒而迁之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D.战于蓝田 使于齐,顾反
A.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B.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C.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D.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父母者,人之本也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B.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C.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A.屈原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怀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屈原的下属没写完,加上上官大夫的谗言,所以怀王发怒而疏远了屈原。
B.屈原痛心怀王听力不好,致使品行不正的小人混淆黑白、损害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
C.怀王在国内迷惑郑袖,在国外被张仪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是怀王不了解人招来的祸害。
D.面对渔父的劝说,屈原表示宁可投入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也不会让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
(6)翻译句子。
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7)选段详细记叙了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组卷:1引用:1难度:0.6
三、作文(40分)
-
7.世上总有一些人,做事时“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否意味着人可以不顾自身的力量去做认定的事情呢?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组卷:2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