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 诫子书》2021年同步练习卷(13)

发布:2024/12/8 19:30:2

一、选择题

  •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393引用:7难度:0.7
  • 2.下列朗读停顿位置和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59引用:5难度:0.7
  • 3.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82引用:2难度:0.8
  • 4.下列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92引用:4难度:0.8
  • 5.下列对《诫子书》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1668引用:11难度:0.9

二、填空题

  • 6.古人既取名,也取字,往往遵循“名字相应”的原则,别有趣味。如“孔门十哲”之一的宰予,字子我,“予”与“我”同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字孔明,“
     
    ”与“
     
    ”同义。“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端木赐,字子贡,“赐”与“贡”反义;南宋理学家朱熹,字元晦,“
     
    ”与“
     
    ”反义。

    组卷:341引用:3难度:0.7

三、句子默写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浮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组卷:863引用:3难度:0.7
  • 8.用课文《诫子书》原句填空。
    (1)
     
    ,意与日去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明心立志”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3)文章中有一句话表现了“躁”的危害,这句话是:“
     
    ”。
    (4)全文围绕“
     
    ”这句话展开议论的。

    组卷:721引用:4难度:0.9

六、对比阅读

  • 2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二)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躁则不能治性
     

    ②遂成枯落
     

          
    增笑耳
     

    暇甚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文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分析“驰”和“去”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4)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量,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组卷:306引用:4难度:0.5
  • 26.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丙】(罗刹)急纵身,结束整齐,双手提剑,走出门来道:“孙行者!你不怕我,又来寻死!”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人。”
    (《西游记》)(1)解释加点词语。
    ①非学无以广
     

    ②年与时
     

    ③学而时习
     

    ④博学而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静修身 刀劈狼首(《狼》)
    B.有朋远方来 后断其股(《狼》)
    C.三军可帅也 争分
    D.不昼夜 其人然大喜(《杞人忧天》)
    (3)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三则材料中都出现了“君子”一词,请综合三则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古时君子有哪些品行。

    组卷:538引用:4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