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29 8:0:10

一.课内外名句及常识填空(7分)

  • 1.(1)
     
     
    ;瓦缝参差,
     
    。(《阿房宫赋》)
    (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六国论》)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写自然不随人事变化,兀自更替。
    (4)
     
     
    ,万象为宾客。(《念奴娇•过洞庭》)
    (5)《谏逐客书》“今乃弃龄首以资敌国”一句中“黔首”的含义是
     
    ,得名的原因是 
     

    (6)《装在套子里的人》借
     
     (即文中的“我”)和
     
    (职业)伊凡•伊凡尼奇的谈话叙述 (职业)别里科夫的故事。
    (7)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狡狯的精灵”出自《
     
    》,“老田鼠”“光荣的工兵”出自《
     
    》。

    组卷:5引用:1难度:0.8

二.加点字解释(5分)

  • 2.加点字解释。
    (1)永保无疆之(《谏太宗十思疏》)
    (2)为报倾城太守(《江域子•密州出猎》)
    (3)不生毛(《韩非子•五蠹》)
    (4)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答司马谏议书》)
    (5)君若之以德(《左传•倌公七年》)

    组卷:3引用:1难度:0.5

三.翻译下列句子(6分)

  • 3.翻译下列句子。
    (1)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答司马谏议书》)
    (2)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拼璧不啻也。(《促织》)
    (3)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替灵公不君》)

    组卷:3引用:1难度:0.6

十.文言文阅读II(12分)​

  •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
    六国论
    苏洵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②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赂秦力亏 而:表因果,因而
    B.始祸焉 速:招致
    C.存亡之 理:道理
    D.之弥繁 奉:进献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向使三国各其地
    C.弊在
    D.诸侯之所
    (3)请将第②段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清人唐德宜评苏洵《六国论》:“以赂秦作主,而又补出不赂者以赂者丧,是非利害,了然如指诸掌。”请结合《六国论》第②、③段的论证思路,谈谈你是否同意唐德宜的观点。

    组卷:9引用:3难度:0.6

十一.写作(70分)

  • 11.有人说:“我们并不是在生活,我们是被生活着。”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不限。

    组卷:0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