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发布:2024/11/1 14:0:3
一、单项选择题(1-20每题1分、21-35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关于艾滋病病毒(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7难度:0.9 -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经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9难度:0.9 -
3.下列生物中均为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组卷:1引用:3难度:0.7 -
4.用显微镜观察中文“中国梦”,看到的物像是( )
组卷:7引用:5难度:0.8 -
5.下列有关显微镜的知识,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6 -
6.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
组卷:14引用:3难度:0.8 -
7.纤维素和维生素D两种化合物与下列物质中元素组成最相似的一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8.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6 -
9.下列有关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
组卷:8引用:4难度:0.7 -
10.若通过实验来证明“钾离子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无机盐”,则以下设计错误的是( )
组卷:7引用:6难度:0.7 -
11.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3难度:0.7 -
12.适度的紫外线照射可使皮肤中产生维生素D3(VD3),活化的VD3可促进肠道吸收钙离子.对于因缺乏VD3引起缺钙的人群来说,为缓解缺钙这一状况,下列做法不应选择的是( )
组卷:616引用:18难度:0.7 -
13.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17引用:47难度:0.9
二、非选择题(共5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
-
38.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测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首先要向组织液中加入1mL质量浓度为
①试管(无刻度)
②滴管
③量筒
④显微镜
⑤酒精灯
(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
①调节细准焦螺旋
②转换高倍镜
③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④将玉米籽粒纵切片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3)为验证上述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蓝紫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所示),40℃保温30min后,均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请继续以下实验: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
②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组卷:1引用:1难度:0.6 -
39.回答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化合物问题。
(1)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绝大部分的水呈游离状态,可以流动,叫作
(2)无机盐的作用有:
①某些
②对于维持
③对维持
④维持正常酸碱平衡。
(3)核酸是细胞中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患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形成异常的蛋白质造成的,由此可见核酸在生物的组卷:1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