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诵读《夜上受降城闻笛》》2020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11/2 7:0:2

  •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两诗都写夜间“闻笛”,都抒发思乡之情,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组卷:173引用:3难度:0.7
  • 2.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甲】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李益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乙】夜上受降城闻笛
    岑参
    回乐烽前沙如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甲】诗“
     
    ”词和【乙】诗“
     
    ”词突出了两首诗歌的军旅内容。【甲】诗“
     
    ”句和【乙】诗“
     
    ”句蕴含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2)诗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总会借助一些事物抒发内心情感。请你从以上两首诗歌中任选一首,简要说明诗人借助哪一事物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组卷:228引用:5难度:0.8
  • 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公元757年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1)请发挥想象与联想,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与陶渊明《饮酒》都是写到了“菊”,说说其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组卷:18引用:3难度:0.6

  •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之时。“长安”是现今西安城的旧称。②傍:靠近、接近。
    (1)这首诗写了
     
    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诗中
     
     
    等词语可以看出。
    (2)诗中运用联想(想像)手法的诗句是
     
     

    (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出两点即可)。

    组卷:123引用:6难度:0.7
  • 1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种菊吟
    (宋)金朋说
    众卉竞春妍,芬芳无彼此。
    霜寒摇落时,独秀何如尔。
    【注释】①何如:怎么样,用反问语气表示胜过。
    (1)由岑参诗句中“九日”“
     
    ”等词,可见诗人是在
     
    节写的。
    (2)两首诗都写到菊花,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

    组卷:252引用:6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