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皖豫名校联盟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6/29 8:0: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挖掘农业碳汇潜力,推进农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化肥、地膜等农资使用和能源消耗、畜牧养殖和秸秆燃烧等环节;碳汇主要来自植物光合作用、秸秆还田等植物和土壤固碳。表为“黄土高原区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碳效应对比数据”。完成19~20题。
农业生产模式 具体生产形式 亩均碳排放量/吨 亩均净碳汇量/吨 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家禽家畜 0.131 0.195 设施作物复种模式 蔬菜/瓜果类轮作(多茬) 0.587 -0.194 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家禽家畜+经济林园 0.141 0.130 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作物秸秆/饲草)→(家禽家畜+沼气技术)→粮食作物 0.206 0.253
推测设施作物复种模式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 )组卷:2引用:0难度:0.50 -
2.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挖掘农业碳汇潜力,推进农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化肥、地膜等农资使用和能源消耗、畜牧养殖和秸秆燃烧等环节;碳汇主要来自植物光合作用、秸秆还田等植物和土壤固碳。下表示意黄土高原区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碳效应对比数据。据此完成22~23题。
农业生产模式 具体生产形式 亩均碳排放量(吨) 亩均净碳汇量(吨) 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家禽家畜 0.131 0.195 设施作物复种模式 蔬菜/瓜果类轮作(多茬) 0.587 -0.194 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家禽家畜+经济林园 0.141 0.130 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 (粮食作物/作物秸秆/饲草)→(家禽家畜+沼气技术)→粮食作物 0.206 0.253
从发展低碳农业的角度,黄土高原区退耕还林农户适宜发展的生产模式是( )组卷:6引用:0难度:0.40 -
3.某太阳能设备生产公司,测试新研发的“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聚热板可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旋转,使聚热板始终正对太阳,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据图,回答17~18题。
在各城市中,经一年测试,下列测试结论正确的是( )组卷:5引用:0难度:0.60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锂矿是制造锂电池的重要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战略资源。全球锂矿集中分布在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构成的“锂三角”地区。数百万年前,“锂三角”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伴随安第斯山脉的隆起,该地区与海洋分离。周边山区富锂岩石分布广,“锂三角”地区逐渐形成众多富锂盐湖、盐沼。“锂三角”地区锂矿储量约2903万吨,占全球各种类型锂矿总储量的76.1%。该地区盐湖卤水中锂离子的浓度较高,镁等伴生元素较少,易于开发利用。截至2018年末,“锂三角”地区锂矿产量约2.13万吨,开发程度非常低。2020年我国超过70%的锂矿来自进口。预计到2025年“锂三角”地区锂资源产能约33万吨,将超过澳大利亚成为我国锂矿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如图为“锂三角”地区示意图。
(1)说明“锂三角”地区富锂盐湖的形成过程。
(2)指出“锂三角”地区锂矿资源的优势特点。
(3)分析我国从“锂三角”地区进口锂矿的意义。组卷:4引用:3难度:0.5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8月,山东省北部莱州湾海域启动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该项目是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虽然该项目施工难度较大,但它将开创“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符合“海上粮仓+蓝色能源”的海洋空间开发战略方向。如图示意“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
(1)说明该项目施工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
(2)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对国家安全的有利影响。组卷:5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