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苏教新版必修5《第5课 景泰蓝的制作》2018年单元测试卷(10)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言运用(21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9

二、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除开外因,墨家消亡大致有其内在的因由:一个人要想成为墨家的忠实信徒,就必须沥胆堕肝,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必须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即使箪瓢屡空也恬然自足;必须怀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箕风毕雨、吊死问疾、关心民瘼而不能讲私人感情……正所谓,任他桃李争春色,凭我松雪耐岁寒。墨家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
          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固然是墨家不易为人接受的重要原因,但这一点尚不足以解释一切。为什么佛教也主张禁欲,而两者命运迥异?[乙]答案是:墨家只是一种世俗学说;而佛教是一种宗教。作为出世的宗教,佛教能为信徒提供一套灵魂救赎的法门,让他们在淡泊寡欲、摈欲绝缘的同时能享受心灵的满足,讫情尽意,进而把所有的苦难都视为通往幸福彼岸的舟筏。[丙]正由于有这种“心灵鸡汤”,虔诚的佛门弟子可以忽略形而下的艰苦,去追求形而上的禅悦,实现精神的满足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致
    B.沥胆堕肝
    C.箕风毕雨
    D.进而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组卷:0引用:1难度:0.7

四、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0分)

  • 6.目前,选修课教学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了吸引学生选报自己所开设的选修课程,许多老师“煞费苦心”,精心设计广告词,以下是某校“中外诗歌欣赏”课程的介绍词,请根据这段介绍词,另选一门课程,并设计介绍词。
          诗歌是人类语言中最甘美的果实。读诗能启迪我们的智慧,安慰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放飞我们的梦想。“不学诗,无以言”,同学们,让我们来尽情地幸福地欣赏古今中外美丽的篇章吧。
    课程名称:
     

    介绍词:
     

    组卷:1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提升(24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答题。
    (一)
          ①景泰蓝又叫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再用扁细的铜丝在铜胎上粘出图案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填充在图案中。这些工序完成后还要反复烧结,磨光镀金。可以说,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二)      北京是景泰蓝技术的发源地。现存最早的②景泰蓝是元代的产品,由此可见,景泰蓝工艺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最初的景泰蓝多为仿古青铜器皿,尤以明朝宣德年间的出产最为精致。到了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6),工艺家们找到了一种深蓝色的蓝釉材料,用这种材料制作的工艺品端庄富丽,沉着大方。这就是今天依然在使用的“③景泰蓝”。
          从那以后在着色上似乎没有重大突破,但在制胎材料上却有新的进展。清代乾隆年间,工艺家们采用延伸性更好的纯铜材料制胎,使得景泰蓝工艺达到顶峰。
    (三)      制作工艺复杂的景泰蓝,常常作为富贵的象征,又由于景泰蓝多铜饰、金饰,在灯光的照耀下十分显眼,因此在居室装潢中,置放一件景泰蓝会使平庸的居室生辉。
          景泰蓝作为一种美术工艺品,是瓷铜两种工艺的结合,明朝景泰年间广泛流行,因景泰时期的制品发明了用蓝料制于其上,故称景泰蓝。其制作方法为:用铜做胎,做成各种造型,然后在铜器表面上嵌以设计好的纹饰铜丝或金银丝,再填以各色珐琅质在里面,用高温烧造,最后磨光镀金而成。景泰蓝的制作工艺融合了青铜器、瓷器、雕刻等多种技术,为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景泰皇帝为宣德之子,幼年时就知其父酷爱铜器,鉴于在铸造铜器方面,宣德已达顶端,景泰深知难再突破,就在工艺上另谋蹊径,终有景泰蓝的创制。其工艺精湛,用料考究,成品多为精心之作,因而价格也十分昂贵。之后成化时期的景泰蓝也制作精美,与景泰时期成就相似。这两朝的景泰蓝胎的铜质较好,多为紫铜胎,胎体略厚重,一部分的原因是故意仿古,仿古的特征之一就是厚重,如仿上三代的青铜器。这类器物色彩深沉,红如宝石红,绿如松石绿。这时期的景泰蓝掐丝较粗(或者说率真、朴实,并不追求精雕细琢),釉上多砂眼,这是工艺不够成熟所致。明朝景泰款式有“大明景泰年制”“景泰年制”等,款式掐丝并不规整。在景泰、成化之后的各朝,质量明显下降,一直到清朝初期,景泰蓝工艺制作才重新复兴,特别是乾隆时期,品种多,制作精,达到了新的高度。如今常有落康熙、雍正款的景泰蓝出现,但多数是乾隆时期所制,不过是乾隆时期刻前朝款式罢了。
          清朝景泰蓝在工艺上大大提高,富贵典雅,珠光宝气,由于制作过于精细规整,而略显匠气,不如明朝手工痕迹重。整体风格是:明朝古朴大气,清朝则过于精细。清朝景泰蓝往往胎薄,掐丝细,彩釉比明朝鲜艳,清朝早期略有砂眼,之后几乎没有了。清朝景泰蓝花纹图案繁复多样,镀金金水比明朝薄,但金色亮丽。民国时期景泰蓝的工艺水平下降,胎体薄,色彩鲜艳漂浮,做工虽也精细,但常见匠气,毫无古气。
    (1)请分别解释前两篇短文中三处加点的“景泰蓝”的含义。
    (2)第三篇短文中明朝景泰、成化时期的景泰蓝有什么相似之处?
    (3)从第三篇短文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的景泰蓝有什么不同?
    (4)这三篇短文都对景泰蓝工艺做了介绍,但介绍的角度有所不同。试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每篇短文的说明中心。

    组卷:7引用: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