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2024/12/4 21:30:2
一、基础知识(共9分)
-
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9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43引用:10难度:0.8 -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7
二、现代文阅读(共9分)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为文化传承插上“数字翅膀” 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的许多文化资源--无论是语言、文字、风俗、传说,还是手工技艺、音乐、舞蹈--正面临着流失乃至失传的危险。如何把历史文化传承下去,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共同挑战。数字技术的诞生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开辟了一条新路。当前,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正在全世界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
②数字技术的最大好处是突破时空界限和物理限制。博物馆的藏品本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理应走出“深闺”,为社会所共享。但现实是,博物馆的展馆面积、服务人员等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参观者的需求,也不可能把所有展品一股脑儿全拿出来展览。如何解决博物馆有限展馆面积与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采集文物或展品的数字信息,打造数字化虚拟博物馆就能使观众足不出户而遍游天下。特别是未来VR技术越来越先进,有可能与人的视觉、触觉等深度融合,各种以前只能近观而不可把玩的珍贵展品不但可以看,还可以在虚拟中触摸,实现全方位、沉浸式、交互性地参观。这就在实地参观之外创造了替代性选择,对于扩大受众群体、保护文物安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③数字技术还可以提升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现在不少博物馆在展品和展厅里设置传感器,收集观众停留时间和是否拍照等行为数据,以此作为改进展览的依据。法国卢浮宫用蓝牙传感器采集观众参观行为数据,分析短期停留和长期停留的参观者的不同参观模式,为治理馆内拥堵提供决策依据。陕西历史博物馆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观众对有文字的展品、图版、成套的文物更感兴趣,驻足时间明显更长。大数据分析具有准确、客观、简便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提升效率。
④目前我国文博与非遗领域应用数字技术的成功经验不少,比如“数字敦煌虚拟圆明园”等,但与观众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些数字博物馆点击率很低,对非遗的记录还停留在录音录像的初级阶段。应当看到,当前青年一代已经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在故宫的参观者中,一半以上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作为数字时代的“源住民”,青年人已经习惯于从数字化世界中汲取知识。文物与文化遗产“进驻”到数字化世界里,才能赢得青年人,让历史延伸到更远的未来。
⑤我国文博事业与非遗传承要想跟上时代潮流就必须抓住数字化机遇,用数字技术武装自己,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05月23日05版,有删改)(1)下列关于文题“为文化传承插上‘数字翅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标题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题中的“数字翅膀”指的是现代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开辟了一条新路。
C.如果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文物保护、文化传承,人类的许多文化资源就会流失甚至失传。
D.文物与文化遗产“进驻”到数字化世界,能够吸引数字时代的“源住民”让历史延伸到更远的未来。
(2)下列对全文论证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第①段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资源面临流失的现象”引出论点。
B.第②段从突破博物馆时空界限和物理限制的角度阐述了数字技术的优势。
C.第③段列举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事例,证明大数据分析具有准确简便的特点。
D.第④段列举“数字敦煌”“虚拟圆明园”的例子,是为了证明目前有些数字技术的成功经验还不够成熟,仍需进一步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没有抓住数字化机遇,用数字技术武装自己,我国文博事业与非遗传承就不可能跟上时代潮流。
B.在未来,VR技术有可能与人的视觉、触觉等深度融合。参观者既可以看,还可以真实的触摸到以前只能近观而不可把玩的珍贵展品。
C.数字技术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升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D.我国历史特别悠久,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这就意味着将文物与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工作比世界上很多国家在这方面的工作都要繁重得多。组卷:22引用:2难度:0.3
六、综合读写(共8分)
-
11.某校八年级(3)班开展向“援鄂英雄”致敬的主题班会,该班班长收集了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2020年3月10日下午,位于武汉市洪山体育馆的武昌方舱医院正式宣布休舱,至此,武汉16家方轮医院全部休舱。30余天的时间里,方舱医院共收治轻症新冠肺炎患者1.2万多人,“生命之轮”创造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的奇迹。
【材料二】疫情发生以来,举国上下同心战疫,青年的表现可圈可点。援鄂“90后”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坚守一线的“90后”干警不惧风雨、日夜操劳,“90后”志愿者在城乡社区防控中不辞辛苦、发光发热……
(1)根据【材料一】拟写一个标题。
(2)根据【材料二】写一段文字,表达对援鄂青年的赞美之情。(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
(3)请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三个环节。组卷:1引用:1难度:0.7
七、作文(共50分)
-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凡人邱光明,生活的底味本是平淡,但他钻研厨艺,经营饭店,在生活中加入率性与热爱,调出更有趣的味道;植树的牧羊人虽失子丧妻,在生活中加入坚韧,战胜了孤独,美丽了荒溪;疫情防检者虽身处险境,却用无私奉献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疫长城……
亲爱的同学,回顾你的生活历程,你生活的底味是什么?你已经或将要加入点什么,来调出生活更好的味道呢?
请以“加点_______,调出生活好味道”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组卷:2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