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东古中学九年级(下)开学政治试卷
发布:2025/1/1 16: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
1.下列选项中,最符合表中内容的是( )
违法案例 违法种类 共同后果 殴打他人致轻伤 1
4拾得遗失物品不归还 2 殴打他人致重伤或死亡 3 组卷:74引用:11难度:0.6 -
2.社会上人民群众对“酒驾”深恶痛绝,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将飙车、醉驾列入犯罪行为,并规定了量刑标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酒驾是不尊重他人生命的体现
②酒驾是严重违法行为,应受到严厉制裁
③严惩酒驾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④酒驾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组卷:3引用:4难度:0.7 -
3.我国检察机关启动新的检察权运行机制,真正做到“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这做法( )
①有利于增强检察官司法办案的责任心
②有利于维护司法公平、公正
③会让其他人推卸责任,不利于提高办案效率
④表明责任都来自于职业要求组卷:60引用:4难度:0.7 -
4.2017年5月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专项治理预期达到的效果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遏制校园暴力,青少年应该( )
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②明辨是非,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③面对校园暴力侵害时,既要机智灵活地与其斗争,又要善于求助和依法维权
④加强校园及其周边环境治理,依法严打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组卷:4引用:4难度:0.7 -
5.在生活中,如果你的家人和朋友之间发生了股权纠纷,你的建议是( )
组卷:9引用:3难度:0.7 -
6.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表明( )
组卷:60引用:10难度:0.7 -
7.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青少年能担当的使命是( )
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学习
②生命的价值在于拯救他人牺牲自己
③为保护环境低碳出行、绿色选购
④为建设和谐社会与人为善、热心公益。组卷:187引用:9难度:0.5 -
8.某餐厅收到了这样一份外卖订单(如图)。餐厅店家将订单备注晒到网上,随即引来一片打call声(意为点赞)。很多网友直呼,已经被这张“暖心备注”暖哭。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14难度:0.8 -
9.“在公交车上让座”“在学校楼梯上右行礼让”“分享学习经验”“抗震救灾”“志愿者活动”“爱心一日捐”活动都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 )
(1)主动了解社会
(2)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
(4)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组卷:7引用:4难度:0.9 -
10.2017年12月3日,本着“以宝示国,以藏泯怀”的初心,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从博物馆“文物”入手破题文化综艺,用镜头语言带领观众走进博物馆。节目一经播出,持续走红,这表明( )
组卷:40引用:19难度:0.7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2年9月,369名来自全国18个省市地区的热血青年吹响集结号,一路北上,踏上海拔高达1900多米的塞罕坝,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不畏艰险、义无反顾地展开绿色攻坚。岁月染白了他们的头发,却从未未改变他们的初心,在“黄河无遮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上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塞罕坝精神。
--摘自《人民网》材料二 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
--摘自李克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对我国中兴通讯公司的出口禁令,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直至2035年。中兴产品中的元器件有大量来自美国,特别是芯片,中兴通讯将因此蒙受巨大损失甚至倒闭,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缺芯少魂”的问题成为我们的切肤之痛!
--摘自《人民日报》材料三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十九大以来,永州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中央、省环保工作要求,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理念,聚焦监督执纪问责,到目前为此,全市共查处群众举报环境案件83件,问责184人,为守住湘江源头碧水蓝天筑起了一道生态保护屏障。
--摘自《三湘风纪》(1)材料一中塞罕坝建设者身上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科技的哪些现状?要破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缺芯少魂”的问题,你认为我们国家该怎么做?
(3)根据材料三,国家致力于建设美丽中国,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理念?为落实发展理念,守住湘江源头碧水蓝天,打造更加迷人的永州生态名片,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组卷:18引用:2难度:0.5 -
30.【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像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从远古流到现在,从现在流向未来,如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
材料二: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自1962年建场以来,几代塞罕坝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同时,注重了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用实际行动铸就了塞罕坝精神。
材料三:时代是精神的试金石。中国历史的每一步向前,无不源于伟大民族精神的推动;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就,无不源于伟大民族精神的书写。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几代塞罕坝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同时,注重了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几代塞罕坝人倡导和发扬了什么精神?尤其还要发扬什么精神?
(3)结合材料三答出,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学生应如何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写出两点即可)组卷:13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