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天津市河西区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本卷包括12小题,1—12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与手机充电的能量转化形式相同的是( )
组卷:20引用:1难度:0.5 -
2.下列各能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32的是( )
组卷:30引用:1难度:0.9 -
3.动力电池赛道又跳出来一个竞争者“锑电池”。锑(51Sb)与砷(33As)属于同主族元素,下列关于锑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8 -
4.已知:H2O⇌H++OH-,在25℃、35℃下水的离子积分别为1×10-14,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6引用:1难度:0.8 -
5.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组卷:29引用:1难度:0.5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64分)
-
15.利用催化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成CO2和N2。某课题组查阅资料知:使用相同的催化剂,当催化剂质量相等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催化效率有影响。他们为探究增大该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了三组对比实验,数据如下:
编号 T/℃ c(NO)/(mol⋅L-1) c(CO)/(mol⋅L-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 Ⅰ 280 6.00×10-3 4.00×10-3 80.0 Ⅱ 360 6.00×10-3 4.00×10-3 80.0 Ⅲ T3 6.00×10-3 4.00×10-3 120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此实验设计探究增大该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3)T3=
(4)第Ⅰ组实验中,达到平衡时c(N2)=
(5)通过三组实验对比得出结论:
①由实验Ⅰ、Ⅱ可得的结论: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②由实验Ⅰ、Ⅲ可得的结论:
(6)若与第Ⅰ组实验对比,第Ⅳ组实验仅将c(CO)改为5.00×10-3mol⋅L-1,280℃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组卷:21引用:1难度:0.6 -
16.研究NO2、H2S、CO等气体的无害化处理,对治理大气污染、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
(2)将H2S废气通入质子膜燃料电池(如图所示),回收单质S2同时使能量得到再利用。
①电池的负极为电极
②H+经质子膜进入区域为
③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④电路中每通过0.4mole-,吸收H2S
(3)将CO通过反应CO(g)+H2O(g)⇌CO2(g)+H2(g)ΔH=-41.2kJ/mol,转化为氢能源。
①判断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依据是
②欲使CO的平衡转化率提高,可采取的措施有
③在容积2L的密闭容器中,将20molCO(g)与80molH2O(g)混合加热到830℃,发生上述反应,经10min达到平衡,此时n(H2)=10mol。
ⅰ.CO的转化率为
ⅱ.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
ⅲ.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④实验发现,其他条件不变,在相同时间内,向上述体系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对比实验的结果如图所示,可得结论:
ⅰ:
ⅱ:微米CaO和纳米CaO对平衡的影响不同,其理由是纳米CaO比微米CaO的颗粒更小,表面积更大,能吸收更多CO2。组卷:26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