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高考地理三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中国粮食生产格局从宋朝的“江浙熟,天下足”,到明朝中后期的“湖广熟,天下足”,以及此前的“中原熟,天下足”,到如今已经演变成“东北熟,天下足”。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平均粮食商品率达70%以上的东北粮食主产区,也让“南粮北调”成为历史,代之以“北粮南运”。据此完成1~3题。
导致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四次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组卷:2引用:0难度:0.60 -
2.中国粮食生产格局从宋朝的“江浙熟,天下足”,到明朝中后期的“湖广熟,天下足”,以及此前的“中原熟,天下足”,到如今已经演变成“东北熟,天下足”。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平均粮食商品率达70%以上的东北粮食主产区,也让“南粮北调”成为历史,代之以“北粮南运”。据此完成1~3题。
东北地区平均粮食商品率高的优势条件是( )组卷:3引用:0难度:0.70 -
3.中国粮食生产格局从宋朝的“江浙熟,天下足”,到明朝中后期的“湖广熟,天下足”,以及此前的“中原熟,天下足”,到如今已经演变成“东北熟,天下足”。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平均粮食商品率达70%以上的东北粮食主产区,也让“南粮北调”成为历史,代之以“北粮南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与“南粮北调”相比,“北粮南运”会导致粮食( )组卷:3引用:0难度:0.7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省北部某村地下水丰富且埋藏较浅,土壤中水分过多,影响农业生产。在古代,当地居民按“甲”、“米”等字的形状布局开沟,再盖瓦成渠,最后覆土种植,独创出“合瓦地”(如图)。人们在合瓦地上种植本村独有,品质上乘的早熟特色产品——红蒜。红蒜在10月初播种,次年5月中下旬收获。近几十年来,由于合瓦地年久失修、水渠淤塞严重,红蒜品质下降,部分蒜农拆除合瓦地改种粮食作物。
(1)从土壤水分角度简析合瓦地对红蒜生长的有利影响。
(2)简析合瓦地促进红蒜早熟的原因。
(3)对于拆除合瓦地改种粮食作物的行为,你是否赞同?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海拔盆地泥炭层被誉为古气候研究的理想档案。泥炭层由泥炭和少量泥沙构成。泥炭是沼泽形成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其物质主要是沼泽生物残体。泥炭腐殖质数量主要受控于土壤温度、湿度和微生物活动能力,可用于指示古气候。下表示意两类区域泥炭的相关资料。分类 甲区泥炭 乙区泥炭 地点 长白山哈尼 青藏高原红原 湖北神农架 福建天湖山 地面高程/m 882~900 3466 1700~1760 1180 年均降水量/mm 743.3 753.0 1528.4 1800.0 年均气温/℃ 3.03 1.10 7.4 15.80 指示作用 腐殖质数量多,指示气候暖湿 腐殖质数量少,指示气候暖湿 微生物活动能力 土温20℃~30℃、湿度60%-80%时,微生物活动能力最强;水热状况距此范围越远,微生物活动能力越弱。
(2)指出泥炭层泥沙平均粒径可指示的古气候要素,并简述推断理由。
(3)同为指示气候暖湿,甲、乙区泥炭腐殖质数量趋势相反。对此进行解释。组卷:3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