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明心教育五年级(上)奥数测试卷
发布:2024/11/13 8:0:29
一、计算题(4′×4=16′)
-
1.(1234+2314+3412+4123)÷(1+2+3+4)=.
组卷:73引用:2难度:0.9 -
2.计算:0.125×0.25×0.5×64=.
组卷:167引用:5难度:0.9 -
3.
=.(13+16+110+115)+(23+26+210+215)+(36+310+315)+(410+415)+515组卷:41引用:1难度:0.9 -
4.2007×20082008-2008×20072007=.
组卷:29引用:4难度:0.9
二、A组填空题(5′×8=40′)
-
5.观察下面前三幅图,我们把每幅图中从A点到B点的最短路径用含有数字0、1的十位数字串来表示,根据规律第四幅图中已标出从A点到B点的最短路径,用含有数字0、1的十位数字串可表示为.
组卷:83引用:2难度:0.5 -
6.找出下面三幅图的递变规律,那么,按照这个规律问号处的方形拼图应该是A、B、C、D、E、F中的.
组卷:39引用:2难度:0.9
四、解答题:(10′×2=20′)
-
17.如图所示,沿长方体表面系一根绳子连接A点与B点.如果让绳子的长度达到最短,其长度应是多少厘米?
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18.长4cm、宽2cm的长方形周边,每隔1cm编一个号,从1号编到12号,如图.最初,三点A、B、C位于4、8、12的编号上,以逆时针方向每次各移动1cm.三点绕了一周,回到原先的位置之前,△ABC有次成为直角三角形.
现在,每移动一次,三点的位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请选出正中间的数.例如,移动两次,编号分别变成5、9、1和6、10、2,正中间的数是5和6.那么,移动16次,每次选出的正中间的数总和为多少?(6分)组卷:35引用:1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