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一中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8/30 13:0:8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诗歌中有“月”的牵挂,杜甫《月夜忆舍弟》中“
     
    ⁠,
     
    ⁠”两句在写景中融入了主观的情绪。
    (2)学习古诗文,我们感受到文人志士的真挚情怀。从“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中,我们感受到欧阳修寄情山水的旷达洒脱。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久贬归来,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
    (4)李商隐《无题》中“
     
    ⁠,
     
    ⁠”两句,用比喻和双关手法表达爱情的坚贞不渝。
    (5)《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
     
    ⁠,凫雁满回塘。”

    组卷:8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我国科技事业跨越发展,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微信、微博、快手、抖音等移动社交软件层出不穷。这些社交软件,不仅丰满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更给我们的沟通方式提供了新的选择。
           微信群里抢红包,短视频里观世界,这样的现象①_____⁠(lǚ)见不鲜。这也是我国移动社交飞速发展的体现。移动社交给社会带来了许多积极的改变,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和警②_____(tì)。一方面网络购物的狂潮,让许多人陷入③_____(máng)目消费的陷阱而(  );另一方面,移动社交在打破空间距离的同时,未必会(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可能让许多人(  )了身边人的感受。如何让移动社交更好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感受。
    (1)根据拼音,在下面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能自已 拉进 忽略
    B.不能自已 拉近 疏忽
    C.不能自拔 拉近 忽略
    D.不能自拔 拉进 疏忽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社交软件,不仅给我们的沟通方式提供了新的选择,更丰富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B.这些社交软件,不仅丰富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更给我们的沟通方式提供了新的选择。
    C.这些社交软件,不仅给我们的沟通方式提供了新的选择,更丰满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D.这些社交软件,尽管给我们的沟通方式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丰富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3.校文学社决定举办《水浒传》人物专题展,他们引用了鲍鹏山评价林冲和鲁智深的诗,请帮助文学社选择其中一首,结合人物的性格和经历,扣紧诗意,写一段解说词。
    鲁智深
    人生无坏事,天下无大事,
    无论什么事,反正不怕事。
    林冲
    人生太多事,天下皆难事。
    无论什么事,都是烦恼事。
    我选:
     
     

    组卷:29引用:9难度:0.5

二、阅读(65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教育部正式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将劳动课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从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按照新课标,课程共设置十个任务群,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课程安排是渐进式的,随学段晋升,项目难度逐渐增加,逐步提升技能。比如,一、二年级要能择菜洗菜,三、四年级煮鸡蛋煮饺子,五、六年级煎鸡蛋炖汤,初中设计三餐食谱。
          记者调查发现,让中小学生学习劳动技能,社会普遍认同,但对于课该怎么上、怎么让劳动课不流于形式,大家看法不一。
          “养个金鱼家里还能满足,鸡鸭等家禽楼房怎么养”“让孩子学习劳动技能是好事,但能不能在学校完成,别弄回家让家长管还要拍视频”,新课标发布后,很多家长在社交平台留言,表示支持孩子学习掌握劳动技能,但对课该怎么上还有疑问。
          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组组长顾建军认为,项目的选择与确定,课程资源与场所的建设,都提倡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需要建设符合教育要求、安全可靠的劳动园地和场所,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搭建多样化教育平台和实践基地。
    材料二:
          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劳动教育目标框架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等。

    材料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成立“家庭德育状况及改进研究”课题组,在全国城乡做义务教育阶段家长的问卷调研,4000份问卷数据显示,41.4%的父母明确表示自己的孩子不做或几乎不做家务劳动;还有46.7%的父母有时或经常会代替孩子的劳动,其中城市父母(50.1%)要高于农村父母(39.9%)。这些数据说明,______。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22年5月15日)(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课将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独立出来,正式成为我国中小学生的一门课程。
    B.劳动课程安排是渐进式的,随学段晋升,项目难度逐渐增加,逐步提升技能。
    C.根据纲要,无论职业院校还是普通高等学校,必须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
    D.按照要求,初中学生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活动中的劳动时间应不少于3小时。
    (2)阅读材料三,在横线处写出你的结论。
    (3)李阿姨是一年级小学生的家长,听说学校将开设劳动课,她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不会炒菜做饭,自己家里空间狭窄不能养鸡养鸭,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合理劝说,消除她的顾虑。

    组卷:1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范仲淹、滕子京、欧阳修仕途失意被贬后,仍然坚守“先忧后乐”“与民同乐”的济世情怀;诸葛亮感刘玄德三顾之恩,一生坚守在复兴汉室、强大蜀国的道路上,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以《坚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组卷:5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