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2/18 4:0:2
一、选择题(1-10每小题1分,11-15每题两分,共20分)
-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372引用:11难度:0.9 -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7 -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5 -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59引用:80难度:0.9 -
5.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42引用:53难度:0.9 -
6.考古工作者通常用测定某些文物中碳-14的含量来推测文物的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7难度:0.9 -
7.为了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中应制止的是( )
组卷:51引用:28难度:0.9 -
8.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62引用:124难度:0.7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4分)
-
23.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用代号表示):
(1)写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为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填代号,下同)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如果实验后C装置中的水变红了,其原因是
(4)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组卷:16引用:2难度:0.5 -
24.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要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燃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木条迅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组卷:214引用:4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