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新版必修5《第2单元 此情可待成追忆》2018年单元测试卷(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9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锦旗里面也有辩证法。它承载着荣誉,更写满了责任;它表达了谢意,更倾注了期待。[甲]一位基层干部在长期工作中收到了上百面锦旗,一面一面如数家珍,又颇为感慨:做了分内之事,群众却送来锦旗,本身就说明工作有不足。所以,每当看到锦旗,除了欣慰,更有压力。郑板桥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对世界的感应,常常是心灵的写照。[乙]竹涛阵阵,一心忧民者,自然“一枝一叶总关情”;而官老爷们,则会把百姓冷暖抛诸脑后,想的是送礼声、升官令。锦旗虽小,分量不轻。很多时候,它拷问着思想观念的公与私,考验着工作作风的实与虚。
不求就里,难寻病根;不务实情,难办实事。不只是给好评的锦旗,近年来,一些地方也不时出现“另类锦旗”。[丙]从“最不作为奖”的揶揄,到送时钟、鸭梨、皮球……等委婉提醒,尽管有时失之偏激,但带刺的“表扬”,不也多少反映了现实积弊、民意呼声?可称道的是,不少单位不仅接下这份尴尬的“礼物”,而且反躬自省,力求把痛点变成亮点。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数家珍 B.考验
C.不只 D.反躬自省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组卷:1引用:1难度:0.7
三、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22引用:5难度:0.4 -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西厢记》中虽然崔莺莺人史皆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对莺莺却蓄意贬毁,甚至将其说成了淫秽的“祸水、尤物”
②元稹最终攀附高门,另寻新欢,对崔莺莺始乱终弃
③据考证,张生的原型正是《莺莺传》的作者元稹
④“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正是秉性善良而追求自由幸福的崔莺莺对元稹的怨恨和讽刺
⑤但张生却是虚拟的文学形象
⑥但是,负心的元稹并没有羞愧反思,反而恼羞成怒,把自己与莺莺的这段恋情写成《莺莺传》,借风流才子张生之口为自己辩白组卷:0引用:4难度:0.7
九、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2)
(3)
(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5)组卷:1引用:1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前些日子,一张纽约街头的父子背影照在网上被疯狂转发,图中华人父亲的头发和衬衫均被雨水淋湿,但他依然将唯一的伞遮在背着书包行走的儿子头上。随后也有人在网上晒出了另一张英国父亲在雨中牵着女儿,只为自己打伞的背影照,并表示“小女孩也挺开心的”。两张照片中两位父亲截然不同的做法引发了无数网友和亲子专家们的热烈讨论。
对于上述两位父亲的做法,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组卷:79引用:17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