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7 21:30:2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魏晋士人纵性任情,饮酒啸歌,其风度一直被后人追慕——除却清谈一面。孙登布衣蔬食,绝人间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阮籍“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
          ②许多士人的纵情越礼达到怪诞骇俗的程度。历史上最有名的片段是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阮修则“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饮”。阮籍“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邻家处子有才色,未嫁而卒,籍与无亲,生不相识,往哭,尽哀而去”。这些都令后世读者心向往之而行不敢至。
          ③他们公然蔑视礼法。阮籍当众放言:“礼岂为我辈设也!”他在《大人先生传》中说出这样大逆不道之言:“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他们中的很多人视仕途为污秽之地,在权力面前表现出的傲慢令人吃惊:为拒做官,嵇康忍痛与山涛绝交;为拒权贵,阮籍曾一醉六十余日。《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吏部尚书实在是不算低了,而且还是频召,可王羲之却“皆不就”,传统中国社会以功名利禄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衡量体系在魏晋时代坍塌了。
          ④从这些言说举动和故事中,我们能分明感受到春秋战国时代士人的傲视天地和独立不羁。如果说士族社会中的汉朝和唐朝更像贵族时代的西周,整饬有序,礼乐辉煌,文化雍容大度,那么魏晋就像贵族时代的春秋战国,是一个个性和才情能得以充分展示,因此极富创造力的时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魏晋时代的社会背景,与春秋战国时代高度相似。这个时代战争连绵,动乱不断,皇帝如同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
          ⑤与皇权的不稳定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世家大族的稳定性。许多世家大族势力急剧膨胀,甚至发展到“百室合户、千丁共籍”的类似领主状态,许多士族富厚过于王侯。东晋士族庄园遍布江左,他们“势力倾于邦君,储积富乎公室……僮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金玉满堂。园林拟上林,馆第僭太极”。正如柳诒微所说:“魏晋以降,易君如举棋,帝国朝代之号如传舍然……当时士大夫以地方绅士操朝廷用人之权。于是朝代虽更,而社会之势力仍固定而不为动摇,岂惟可以激扬清浊,仰亦所以抵抗君权也”因此世家大族对皇权形成强大的牵制,以至于出现“王与马(司马氏)共天下”的谚语。
          ⑥在这种情况下,铁桶一般的大一统政治秩序被打破了,许多旧门士人凭借门第资本,不再对权力俯首帖耳:“虽朝代推移,鼎迁物改,(世族们)犹昂然以门第自负。”一些门第高贵的士人,甚至对门第不如他久远的皇帝抱一种隐隐的睥睨之态。面对政治权威,他们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许多人甚至不屑于为皇帝服务。
    (摘编自张宏杰《不可复制的魏晋风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却清谈的一面,魏晋时期的那种纵性任情、饮酒啸歌的士人风度一直被后人追慕。
    B.极富创造力的魏晋时代和春秋战国时代类似,士人们的个性和才情能得以充分展示。
    C.和皇权一样具有稳定性的世家大族势力膨胀,士族富厚都超过王侯,庄园遍布江左。
    D.魏晋时期一些旧门士人凭借门第资本,睥睨门第不如自己的皇帝,不屑为皇帝服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特殊到一般,先从孙登阮籍等个例谈起,后概括出魏晋风度产生的社会原因。
    B.“礼岂为我辈设也”“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由此可见阮籍对礼法的蔑视。
    C.文章列举众多史实,引用大量历史文献,语言简洁,逻辑严密,说服力强,令人信服。
    D.文章以阮籍醉眠妇侧和往哭邻家女为例,旨在证明后世读者心向往之而行不敢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多次受到朝廷征召,却都没有去赴任,可见处在魏晋时代的他,对自己信心不足。
    B.嵇康与山涛绝交,阮籍曾经一醉六十余日,这说明不少魏晋士人视仕途为污秽之地。
    C.从“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谚语之中,可以看出世家大族的势力很大,甚至能够替代皇权。
    D.魏晋时代,世家大族势力急剧膨胀,因此只有经过朝代更替,世家大族的势力才会动摇。

    组卷:4引用:1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见图)

    材料二: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已经成为基础性、战略性生产要素,成为决定各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核心资源。9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是中国实施数据安全监督和管理的一部基础法律,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国家数据安全的保障能力和数字经济的治理能力。
          随着数字经济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数据安全治理、数据安全保护立法也成为大国竞争和争夺数字经济领先地位的重要标志。从全球范围看,近年来,数据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损害个人隐私,攫取,破坏和滥用数据资源时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乃至国家安全。许多国家都认识到数据安全的重要性,逐步开始实施相关法律,加大了数据安全治理力度。同时,在数据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也在不断加强。
          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39.2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38.6%,居世界第二位,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因此,防范数据安全风险、构建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完善数据安全治理机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数据安全法)的实施,将改变长期以来对数据的“重搜集、轻保护”现象,树立全民数据安全保护理念,为企业数据安全“保驾护航”,全面提升政府数据安全保护和数字经济治理能力,推动数字经济的国际合作和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摘编自《数据安全保护的“中国方案”》光明网2021.9.13)材料三: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移动应用(App)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白皮书》,APP已超过网站成为主要的流量入口,人均安装APP数量接近60个。因此也带来诸多安全问题,特别是收集个人信息不合规的情况在增加。用户在安装,使用App时都会发现APP请求授权取得对设备的相应权限,并请求获取相关个人资料等信息。App取得权限后获得的信息,许多都是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APP用户和APP运营者,都面临着如何处理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数据合规问题。
          国内外的大数据安全技术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式大数据攻击,防护措施仍然显得不够充分。其原因是传统的安全防护观念以及技术无法满足大数据安全防护的需求。其中密文计算技术,数据泄露追踪技术的发展仍无法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难以解决数据处理过程的机密性保障问题和数据流动路径追踪溯源问题。
    (摘编自《数据安全,后互联网时代的盛宴》腾讯网2021.9.27)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于2021年9月1日起生效施行。当前,大数据正在成为信息时代的核心战略资源,对国家治理能力,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与此同时,各项技术应用背后的数据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近年来,有关数据泄露、数据窃听、数据滥用等安全事件屡见不鲜,保护数据资产已引起各国高度重视。在我国数字经济进入快车道的时代背景下,数据安全治理更倾向于动态保护。
          在技术设施领域要持续提升数据安全的产业基础能力,构筑技术领先、自主创新的数据基座,确保数据基础设施安全可靠。不断强化数据安全领域关键基础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方面,加强密码技术基础研究,推进密码技术的成果转化,确保基础软件自主可控。同时,要健全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不断强化法律法规在数据安全主权方面的支撑保障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我国国家、地方省市以及各行业监管部门关于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已颁布50多部相关法律法规。《数据安全法》的出台,也预示着我国数据开发与应用将全面进入法治化轨道。
    (摘编自《如何保障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人民网2021.8.4)(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7-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及预测每年增长的绝对数值都超过一千亿元。
    B.2017-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2022年,将超过一万亿元。
    C.2017-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同比增长率有所波动,但增长比例均超过20%。
    D.2020年全球数据泄露数量超过350亿条,比2017-2019年数据泄露数量的总和还要多。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39.2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38.6%,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
    B.近年来,全球数据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许多国家都认识到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加大了数据安全治理力度。
    C.《数据安全法》的实施,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对数据“重搜集、轻保护”的现象,保障了中小企业数据安全。
    D.近五年来,我国政府关于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已颁布50多部法律法规,强化了在数据安全方面的保障作用。
    (3)数字经济时代,我们将如何更好地保护数据信息安全?请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组卷:4引用:6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莫愁光阴诗卷里
    朱湘山
          又一次来到莫愁湖畔。
          又一次徘徊在莫愁村的街巷中,顺着其中一条小卷缓慢独行,一种暌违久矣的幽静诗意就扑面而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木制门楣被岁月打磨出凝练的柔光,古铜色的门环流淌着岁月的痕迹,给人一种庄重雄浑而又不失轻巧灵透、古朴典雅而又不乏自由洒脱的质感和美感,让人一触手能摸到真实的乡愁。
          正是在这种乡愁记忆中,时光和时代前行的步伐隐隐可见。
          今天,历史的古村风月只能靠想象复活,这样的想象里,透露着历史执拗的骄傲和文脉的延伸,汉语的美感即在于遐想空间的无限扩展。“莫愁村”这三个字,早已穿透历史的拘谨,从桃花片片的古村里飞出,落在古朴巷口的青石上和柔软的阳光里,落在莫愁古村的美好遐想中。于是,若干我熟悉的旧时光在这里得以保留、收藏,如同风干的标本。行走在莫愁古村,往事便如昨日重现,似乎重又回到60年代我在县一中读书时熟悉的生活。
          缓步向前。脚下道路,青石铺就,上面开满了碧绿的苔。一脚踏上去,只觉那石头还是从前的石头,那苔却是今天的苔,所谓前世今生便在这脚下步步交错。相比一些人满为患的江南古镇,这里更恬静优雅,更适合发思古之出。每家小店都岁月静好,店主一团和气待人,仿佛千年传说的从容早已没入血脉,说出来的话妙语连珠,随手拈来就是一串典故。
          对于美食,莫愁村人有着格外执着的追求,各种造型各异的美食摆在门前:焦切、寸金、全麻果、圈子把把……既家常,又精致,足可唤醒归来游子童年的记忆,点燃枯寂已久的味蕾。细数下来,这里竟囊括超过100种特色风味小吃、50家非物质文化饮食老店、20位民间小吃传承大家、十大传统老式作坊,一路走来,带给你果腹之上的快乐体验。
          仿佛一艘旧时光里缓行的老船,时光在此几乎停留。这里不要门票,停车免费,正面墙上和正街的墙头上“天地良心”四个大字,正是莫愁村的为商宣言和点睛之笔,符合小镇人的淳朴底色,更切合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
          在莫愁村一个幽深的巷子里,当地一个著名的女诗人开了一个工作室,不远处还有一条文艺长廊,墙角的藤蔓摇曳着“庭草无人随意黄,落叶满地不开门”的伤感,我想这或许是莫愁村的一个文化亮点,投资的企业要发展,商业运作当然不可避免,但也不能缺失当地文化的核心和岁月沉淀的气息,聪明的投资商或许已经看到了这一点。
          一个高大的戏台赫然立在眼前,虽然朱颜尽改,斑驳破碎,但又明明白白地透出威严与端然。戏台的旁边是一座青瓦覆顶的老房子,房前有几棵槐树修禅悟道般静默着,也有一些枯草样的藤蔓,在黑瓦灰墙的院落间攀爬附着,卷枯萎缩的叶子间,水落石出地长出新绿的青藤,院里是清一色的老式座椅,直觉告诉我,这是一家茶馆,只是喝茶的人寥寥无几,茶炉上也没有冒着热气的大茶壶。
          时过境迁,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数字化时代,绝大多数老茶馆已经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西餐厅和咖啡馆。因而,眼前这座老茶馆才像一具历史的活标本那样,吸引了游客关注的目光——当我要离开的时候,我发现,好几个穿摄影背心的人王捏着单反相机来来回回地拍个不停。
          儿时的乡愁渐行渐远,怀旧的形式里也充盈着商业的繁荣。怀旧的同时,也隐隐有种逝去的遗憾:荷叶包着的熟菱角、挑担卖着的豆腐脑、小店里的鞋底锅盔、大爷大妈的针头线脑和电影明星的照片箱,街头巷尾的理发师傅和头皮剃得泛着青光的老顾客,一切恍若隔世,不见踪影……
          时间将近中午,村里的各个商铺又开始了一天的繁忙。游人开始增多,叫卖声不绝于耳,此时此刻的莫愁古村里,总是飘荡着沁人心脾的气息——粽叶的清香,夹杂着浓油赤酱的成鲜和各种糕点的甘甜,不疾不徐地钻入人们的鼻腔,走在一家家店铺前面,似乎听到了一座古村和一种生命存在方式的空寂与无穷无尽。
          我们正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大时代,似乎一切都在改变,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
          于是,寂寞的小街开始亢奋,一切似乎与漂浮在莫愁湖畔平稳古朴的空气不相和谐,然而它却是变革中古城活力延伸最真实的一个部分。
          当代的文人们大多都生活在都市里,习惯享受现代化的物质文明,表面上是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了那弯弯的小河,那旧船码头,缺少了一处处未必是“莫愁”的莫愁村落,随后,莫愁村落也缺少了一些诗意,一些背影,一些灵动。
          文化之旅应该叩响古村落的柴扉,古村更应该叩响文化的大门。
          期待有这么一天,走进山河岁月,满目都有星星点点的人文霞光,到处密布四通八达的诗意河床,伴随岁月之光遗留的痕追,人人都想整装远行,人人都去轻叩柴门。
    (摘编自中国作家网)(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笔下的莫愁村,有木制的门楣、古铜色的门环、巷口的青石、高大的戏台和老茶馆,还有小店和美食,这一切是作者的乡愁记忆,承载了游子对故乡的一片深情。
    B.莫愁村“不要门票”“停车免费”“‘天地良心’四个大字”,写出了莫愁村保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观念和小镇的淳朴人情。与下文写商业的运作与发展形成对比。
    C.第八段写巷子里的文艺长廊,作者采用侧面描写和拟人的方式,借墙角的藤蔓摇曳着“庭草无人随意黄。落叶满地不开门”的伤感,暗示了文化场馆无人问津的现实。
    D.在急剧变革的大时代背景下,作品展示了莫愁村生活的变与不变,在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叙述描写中,在小巷的幽静诗意和喧嚣中,浓浓的乡愁里透着时代的烙印。
    (2)行走于莫愁古村,作者怀着怎样的心境回忆莫愁村的过往?请简要分析。
    (3)作品是怎样叙述描写莫愁村的过去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组卷:5引用:2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11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将和我们见面。精彩纷呈的冬奥会上的项目离不开高质量的冰面。为了保证比赛场地的质量,北京冬奥会使用的冰都是非天然,① 北京赛区的15块冰面皆是优先采用的环保型制冰剂,其中7块冰面采用了清洁、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
          在制冰过程中,二氧化碳可以像氟利昂或氨一样作为制冷剂,它的制冷循环原理与普通制冷剂基本相同,都是蒸气压缩制冷(或热泵)循环。② 二氧化碳液体罐中的液体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泵,以制冷需求量的1.5-2.5倍供液,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传统制冰中冰场温度不均衡的问题,打造更完美的场地。
          运动员们能在冰面上旋转、跳跃、冲刺,展现优美的身姿,时速可达几十公里。这得益于冰的表面有薄薄的一层类似液态的水,即使在冰点以下,③ 当物体与冰面接触时,在一定的压强条件下,这些水不断地润滑物体与冰层的接触面,使冰面很滑。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分别用一个问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

    组卷:4引用:2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马克思说过,事物的现象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歪曲的。
          毛泽东曾讲:“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
          习近平在2020年曾强调:“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眼睛亮”。
          以上论述都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5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