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2018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12/7 14:0:2
一、单选题
-
1.下列对声的应用实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组卷:142引用:26难度:0.9 -
2.地震发生前出现的“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等反常现象,主要原因是动物听到地震产生的( )
组卷:384引用:4难度:0.9 -
3.如图,关于声音的四幅图片的说明,正确的是( )
组卷:269引用:15难度:0.9 -
4.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组卷:149引用:8难度:0.9 -
5.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飞机失联,据报道飞机坠入南印度洋中,飞机黑匣子的信标会向外发送脉冲信号,这种脉冲可以被声呐和声学定位仪探测到。飞机黑匣子发射的这种脉冲信号是( )
组卷:398引用:3难度:0.9 -
6.狗、猫能听到人不能听到的声音,原因是( )
组卷:129引用:24难度:0.9
五、综合题
-
18.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它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的高能量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可以用来探伤、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利用它的
(2)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3)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组卷:40引用:6难度:0.9 -
19.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超声波“看”世界
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高手,它长有一双眼睛,视觉很差,被认为是动物界的“盲人”。
为了研究蝙蝠如何在黑暗的夜晚捕食昆虫,17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研究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而猫头鹰会撞上障碍物。后来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将蝙蝠的一只耳朵堵住,它就会方向感,不能躲避障碍物。
直到1930年,哈佛大学的一位大学生才利用仪器探测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从而揭开了蝙蝠捕食之谜。原来,黑暗中飞行的蝙蝠通过鼻腔每秒发射10-20次超声波,这种声波可以探察到很小的障碍物,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便会发射,就像我们在大厅里拍手会听到回声一样,蝙蝠根据这种回声的方向和时间,就能了解周围环境,辨别位置和捕食昆虫。
科学家受到回声定位的启发,发明了超声波测速仪。图甲是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每隔一定的时间发射一次超声波,显示屏上能显示发出和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并能读出两个信号的时间差,从而测出被测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如果发出的超声波遇不到反射物,显示屏上只显示发出的超声波,如图乙中的p1、p2所示;如果测速仪正前方有一辆汽车,测速仪将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p1、p2的接收波n1、n2如图丙所示。
(1)频率高于 Hz的声音叫作超声波,频率低于 Hz的声音叫作次声波;
(2)科学家将蝙蝠和猫头鹰一起放在完全黑暗的密室里,发现蝙蝠能轻易地分辨方位、躲避障碍物。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A.眼睛 B.耳朵 C.鼻子 D.嘴巴
(5)图丙p2、n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2小于p1、n1之间间隔Δt1,由此可以判断汽车的运动情况是A.静止 B.向左运动 C.向右运动 D.无法判断 组卷:48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