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部分学校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从西方历史看,古代希腊时期,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的思想学说。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但丁、薄伽丘等一批文化和思想大家,他们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他们对社会构建的思想认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产生了霍布斯、洛克、伏尔泰等一大批资产阶级思想家,形成了反映新兴资产阶级政治诉求的思想和观点。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马克思主义批判吸收了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哲学思想,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不断健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丰硕成果。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摘选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不仅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根本前提和内在动力,而且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了各种重要的思想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20世纪以来,哲学社会科学得以发展,其社会影响与日俱增,成为“公众最关注和最寄予希望的科学”。这是源于现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社会问题的重新发现(特别是在六十年代)引起了对社会科学的重视和注意。这些问题是:种族歧视、贫困、家庭破裂、住宅环境恶劣、种族骚动、生态与环境问题等等”,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建议”。正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现当代哲学社会科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创新。这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都曾对政府的决策、社会的改良或经济的增长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鉴于此,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认为,哲学社会科学正在变成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硬科学”。
社会变革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质变,它离不开一定的思想资源。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为社会变革提供思想资源。进入20世纪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对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作用更加显著。这突出地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对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上,列宁、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创立并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说,20世纪以来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是资政。即为社会规划、国家治理过程中的有关决策提供咨询,亦即为治国理政建言献策。从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的情况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对于哲学社会科学资政功能的实现都是非常重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越来越具有面向现实的特点,并通过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的问题的创造性研究,不仅为党的理论创新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且为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有效地发挥了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政功能。
育人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功能。这里所说的“育人”是广义的,实际上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教化”,它既包括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也包括思想的改造和观念的更新。它是哲学社会科学在现代社会受到人们高度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的历史时期得到了充分体现。
(摘编自汪信砚《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之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哲学社会科学既在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又在理论走向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彰显出非凡地位。
B.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可以为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一个更宽广的视角。
C.我们要解决种种重大的社会问题只有靠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建议”,而自然科学参与其中作用不大。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而这些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在其中的功能发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均谈到了哲学社会科学,但前者侧重闹还其中西方发展史,后者论证其主要功能。
B.材料一举了大量西方不同历史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家之例,旨在表明我国要向西方学者学习。
C.当今时代,不管哪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越来越面向现实是其鲜明的特征。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在现实生活之中,客观上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自然科学发展这一乎比较硬。
B.康德说:“宗教无力也不能解决人的问题,所以人类基本精神价值不能建立在宗教上。”
C.在工业化革命的发展进程中,科学理性、技术理性遮蔽了价值理性和“人的内在尺度”。
D.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大众哲学》激起无数爱国热血青年奔赴延安、投身抗日前线。
(4)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请结合材料二对这一论断加以分析。
(5)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取得了较大发展,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你认为我国还应从哪些方面继续发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迈向新台阶?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组卷:8引用:1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Ⅱ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竹楼海(节选)
陆颖墨
风雨三天后才走。李冬冬也完全放手了,吃、飞,都由着海鸥靠自己。风雨过后,小黑飞得更轻松了;每天去检修灯塔,李冬冬也快多了,检修完,会守着小黑在那嬉闹一会儿,心里惬意。
礁堡里的老乔每天都看在眼里,心中也有些不平静。再有几天,海测船要过来,也许海鸥飞走后,再也见不到了。离别的时刻就要到来,李冬冬会怎样,小黑又会怎样?想着想着,他心里发紧。这天,他终于下定决心拿起那杆枪,走到竹楼,向李冬冬招手。
李冬冬很快跑过那条海沟,上了竹楼。老乔把枪递给李冬冬:“端好,对着小黑瞄准。”
李冬冬糊涂了:“礁长,这是干啥?”接过枪,像发现新大陆似的,“你这是啥枪,怎么和我的不一样?”
李冬冬端起枪,瞄了一会儿,说,“这准星太虚,瞄得不准。”
“那是你不熟悉这枪。别放,继续瞄。”老乔说,“就要你瞄不准。”
“为什么?”李冬冬放下了枪,偏不瞄了,“瞄不准让我瞄啥!”
老乔告诉冬冬:这是一杆驱鸟枪,是他们这个“小机场”早就配置的,主要是在飞机起飞降落时,防止鸟群撞击引起事故。这枪可是特地研制的,枪声很响,弹头火光很亮,伤害性不大。就是为了吓鸟,这枪还能防止流弹误伤人员。特别这海上渔季渔船多,安全要求高。
“不管什么枪,都不能对小黑开枪。”李冬冬的眼珠快要跳出来了。
老乔叹口气,说他也不愿这样做。现在的问题是,就怕小海鸥舍不得离开礁盘,半道上不跟船飞,又飞折回来,那在海上就是死路一条。因为几天后台风季就要来了,这海测船是最后一班,如果飞行中没有舰船栖息,只能淹死。他问李冬冬:“你愿意这样吗?”
李冬冬半天没有作声,终于说:“真要开枪啊,那打中了海鸥怎么办?”
老乔说:“那你就好好练,保证打不中!”
李冬冬还是不忍心:“要是真得开枪,还是你来,你熟练。”
老乔说:“它要飞回来冲的是你,只有你开这一枪,才能让它死了心,放下这儿。”说完,他心中一阵呻吟,没人知道自己也舍不得这海鸥,自从那天看过电视,海鸥已经怕他了。其实,当时他就想当着海鸥的面开一枪给它看看,但担心在礁堡上距离太近,枪声和火光太大,吓坏了它,就变着法让它看了电视。
李冬冬好半天没吱声,老乔帮他把枪端好:“好好练吧,只有你放得下,枪才能拿得起。只有拿起了,它才能放得下,也才有生路,也才有更加广阔的海洋和天空。”
李冬冬艰难而又坚决地点点头,端起枪眯起一只眼睛,认真瞄准起来。告别时刻终于到来了。
傍晚,海测船起航前,李冬冬把海鸥抱起来递给涌上平台的守礁战友们,他们挨个抱起小黑用脸颊亲一下,一个个传递下去,最后又还给了李冬冬。老乔在室内没有出去,他知道小黑怕自己,于是默默地看完这一幕。
接着,李冬冬把海鸥交给海测船上水兵。他轻轻拍着海鸥翅膀说:“小黑,到了永兴岛,就不要乱跑。等台风一过,我到永兴岛找你,别让我白找。”说完,再看小黑的眼神,他觉得它像是听懂了。
很快,海测船驶出了湍湖改成的港池,驶入了海面,海面阴沉沉的。
礁堡上的所有官兵,都站在平台上,紧张地盯着那渐渐远去的海测船,盯着后甲板上那抱着海鸥的水兵。
终于,水兵用力一抛,海鸥飞上了天空,在海测船上空盘旋了两圈,扭头就朝礁堡直飞过来。
老乔马上拉动枪栓,把枪递给了李冬冬,让大家闪开,好让海鸥看清开枪的是谁。
李冬冬举枪瞄准,忽然心里一震,他退缩了。海鸥似乎看到了枪,转身朝竹楼飞去。
老乔急喝:“快开枪,要不它追不上海测船了。”
李冬冬心一横,对准设定的方向,扣动了扳机。他看到了一团金色的火球,在海鸥的下方炸开,紧接着传来一声巨响。
海鸥也许被火光吓着,也许被火星烫着,一声惨叫,急速升空。在空中,它盘旋着,像是要清清楚楚看看这块荷叶一样的礁盘,看看它曾经拥有的竹楼和灯塔。
但是,它很快改变飞行方向,直冲礁堡,它似乎要看清楚开枪的是不是李冬冬。
李冬冬感觉自己要窒息,有些不敢正视,但他还是命令自己马上直视。当他感觉到自己的目光和小黑的目光相碰时,浑身如电击一样。
海鸥也像被电击了一下,在空中大叫一声,追着军舰飞奔而去。叫声撕裂了灰蒙蒙的夜空。
李冬冬在这叫声中头皮发麻,心头发颤,他清楚地记住了这叫声。不知过了多久,老乔拿过他依然举着的枪,拍了拍他肩膀,说:“等台风一过,咱俩去永兴岛,看小黑。”
李冬冬使劲地点点头,又摇了摇头,努力不让自己眼泪掉下来。但转而一想,这样做能让小黑活下去,又欣慰起来。
礁盘上灯塔亮了,照亮了铅灰色的海面,也照亮了竹楼海。
(选自《解放军文艺》2022年第8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点明了海鸥小黑与李冬冬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与后面李冬冬要“枪击”小黑形成了矛盾关系,从而突出了人物形象。
B.文中老乔对于驱鸟枪来历的解说,既揭示了他要李冬冬练习瞄准“枪击”小黑的根本原因,又进一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老乔情感内敛,他虽舍不得小黑,但为了帮助小黑飞离礁盘活下来,还是狠下心来曾用电视画面吓过小黑,导致小黑惧怕他。
D.小说结尾描绘了海岛礁盘上灯塔照亮了海面的情景,其中的“灯塔”宛如海岛士兵美好的心灵,既有诗情画意,又意蕴深厚。
(2)关于文中“李冬冬‘枪击’小黑”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黑飞上天空后没有随海测船走,却扛头朝礁堡直飞过来,迫使李冬冬不得不“枪击”。
B.李冬冬随便扣动驱鸟枪扳机,子弹射出后在小黑的下方爆炸,这说明李冬冬训练很到位。
C.老乔将枪给李冬冬后要大家让开,H的就是要让小黑看到开枪人从而对其产生怨恨心理。
D.小黑最后发现是李冬冬开的枪,十分绝望,于是只好在凄厉的鸣叫声中朝军舰飞奔而去。
(3)小说中的小黑具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李冬冬在送走小黑的前后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分析。组卷:6引用:1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火山灰是直径小于2毫米的火山碎屑物,主要由火山爆发喷射出的岩浆碎裂而形成。岩浆中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火山气体。当岩浆位于压力较高的地下时,这些气体被压缩在岩浆中;而当岩浆逐渐靠近地表,①_____,这些气体就会逐渐形成气泡从岩浆中逃逸。②_____,其中包裹的火山气体越多,岩浆来到地表时气体膨胀越猛烈,最终导致猛烈喷发。喷发得越猛烈,岩浆越容易被打碎成小颗粒并冷凝成火山灰。岩浆的黏度还影响了火山的喷发方式。即便是同一座火山,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喷发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浆的黏度。
火山灰虽然叫“灰”,但是不同于烟灰,它坚硬、不溶于水,是非常锋利的玻璃质岩石,几乎就是玻璃渣。③_____,会损伤肺部,极高浓度的火山灰还会引发严重的呼吸系统问题。不仅如此,颗粒物的粒径越小,被人吸入后进入呼吸道的部位就越深。吸入粉尘等粗颗粒物会造成呼吸系统损害,诱发支气管炎或哮喘病,甚至危及生命;吸入细颗粒物则可能会对心肺功能造成损害,引发心脏病、肺癌等。
(1)下列句子中的“深”和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深”,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眼镜戴上就摘不下来了,度数会越戴越深吗?答案:此说法不准确。
B.宁夏有一座不会睡觉的城市:夜市如酒吧,夜越深,它越亮。
C.如果膜中既有金属层,又有很强的反光功能,那膜颜色越深隔热性能越好。
D.钻井挖得越深,岩层温度就会越来越高,钻井的金属钻头越来越难以承受。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组卷:5引用:1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2年8月13日给安徽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继续发挥“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你们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充分体现了敬业奉献精神。“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希望你们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阅读以上材料后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