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曹杨二中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运用(10分)
-
1.按要求填空。
(1)
(2)蟹六跪而二螯,
(3)曹操《短歌行》中借用《史记•鲁周公世家》的典故,表明自己要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的诗是:组卷:4引用:1难度:0.9
-
2.以下引用的古诗文名句与情境不契合的一项是( )
组卷:38引用:2难度:0.8 -
3.根据下文内容,适合填入画线处的语句是( )
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 , ”的俗语。谁也不敢否认这俗语多少是中国人的信条。其实抱有这种态度的并不只是乡下人,就是所谓城里人,何尝不是如此。苏州人家后门常通一条河,听来是最美丽也没有了,文人笔墨里是中国的威尼斯,可是我想天下没有比苏州城里的水道更脏的了。什么东西都可以向这种出路本来不太畅通的小河沟里一倒,有不少人家根本就不必有厕所。明知人家在这河里洗衣洗菜,却毫不觉得有什么需要自制的地方。为什么呢?--这种小河是公家的。组卷:69引用:3难度:0.7
(五)
-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记游定惠院
(宋)苏轼 ①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复与参寥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
②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角,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需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瓜李,遂夤缘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圆,乞其丛桔,移种雪堂之西。
③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注】①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贬黄州,寓居定惠院,本文作于元丰七年(1084)。②参寥:苏轼的朋友。③瀹:浸,渍。④夤缘:沿着。
(1)对第①段画曲线句表达效果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老人的脖颈比喻枳木筋脉裸露在外,取譬新奇。
B.以老人的脖颈形容枳木筋脉裸露在外,说明枳木不具有世俗意义上的美感,这可能也是下文说到的“不为人所喜”的原因。
C.筋脉裸露在外的丑陋的枳木仍为作者喜欢,可能寄托了作者对自身遭遇的思考。
D.用一串串的大珍珠比喻洁白而圆润的花朵,表现园圃主人对作者的深挚友情。
(2)第①段作者两用“以予故”,表现出
(3)对“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客人还要喝酒,而我忽然没了兴致,就从小路回家了。
B.客人还要喝酒,而我忽然没了兴致,于是从小路回家了。
C.客人还想喝酒,但是我忽然没了兴致,于是直接回家了。
D.客人崇尚喝酒,但是我忽然没了兴致,就直接回家了。
(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游记按照时间顺序,叙写作者与志趣相投者寻访郊游,饮酒聚乐的情景。
B.开头观赏海棠“已五醉其下”,以昔游之乐烘托今游之乐,具有浓重的抒情意味。
C.作者笔下的景物清雅、恬淡,流露出作者超然物外,渴望归隐的情怀。
D.本文是作者应徐得之之请而作,以作为日后回忆时的谈资。
(5)“琐碎之事见真情”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请以第②段为例加以赏析。组卷:20引用:2难度:0.9
三、写作(70分)
-
9.请以“走自己的路”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组卷:3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