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上)第四周周测化学试卷
发布:2024/11/17 16:0:1
一、选择题(1-20题每题有1个答案,21-35题每题有1-2个答案)
-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闻酒知香”体现了( )
组卷:654引用:48难度:0.9 -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30引用:3难度:0.7 -
3.下列微粒中,质子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是( )
组卷:1199引用:32难度:0.9 -
4.我国“辽宁号”航母甲板上涂有耐高温、耐磨的碳化硅(SiC)涂层,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 )
组卷:2217引用:75难度:0.7 -
5.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
组卷:27引用:5难度:0.9 -
6.区别高锰酸钾、红磷、硫粉、铁丝四种药品,最为简便的方法是( )
组卷:22引用:7难度:0.9 -
7.如图为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于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6 -
8.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 )
组卷:108引用:16难度:0.9 -
9.下列现象不能反映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性质的是( )
组卷:1333引用:26难度:0.9 -
10.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712引用:68难度:0.9 -
11.不能证明微粒间有间隙的事实是( )
组卷:13引用:8难度:0.9 -
12.夏天,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不要充得太足,其原因是( )
组卷:25引用:4难度:0.9 -
13.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热胀冷缩'”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52引用:15难度:0.9
二、解答题
-
38.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A.水的沸腾 B.水的电解 C.水的净化
(2)检验一份自来水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向水样中加入组卷:8引用:1难度:0.5 -
39.利用图甲装置探究“二氧化锰(MnO2)的用量对过氧化氢(H2O2)分解反应的影响”,实验中为3%过氧化氢溶液,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量可以用压强传感器测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反应放热等其它因素均忽略不计。)
(1)图乙是“0.1克二氧化锰与不同体积的浓度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
(2)当用“浓度为3%过氧化氢溶液8毫升与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时,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曲线。曲线的斜率显示,当二氧化锰的用量增加到0.08克时,分解速度达到实验要求。在此实验条件下,若二氧化锰的质量有4克(一药匙),烧杯中所装的浓度为3%过氧化氢溶液为
A.50mL B.100mL C.400mL组卷:5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