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7/2 8:0:9

一、选择题(本卷共25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同学们仔细审题,认真思考。)

  • 1.中国-中亚峰会于2023年5月18日-19日在西安举行。这场峰会开启了中国和中亚国家关系新篇章,对于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促进地区稳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据此回答下列国家属于中亚的是(  )

    组卷:22引用:2难度:0.8
  • 2.如图为北美大陆沿40°N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2~3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北美洲的地势特征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3.读“北美大陆沿N地形剖面图”,完成28~30题。

    亚洲和北美洲共同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 4.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不明显的是(  )

    组卷:7引用:2难度:0.7
  • 5.日本河流短急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由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狭小
    ②季风气候,气候干旱
    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较大
    ④植被覆盖差,泥沙淤积严重

    组卷:886引用:33难度:0.7
  • 6.日本人把喝完牛奶的包装盒拆开,冲洗干净后送到回收处,以便于再利用。这种做法能够(  )

    组卷:75引用:4难度:0.6
  • 7.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扼守这一“十字路口”的“咽喉”要道是(  )

    组卷:119引用:71难度:0.9
  • 8.东南亚中南半岛的人口、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下列成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卷:24引用:6难度:0.6

二.本卷为非选择题,请同学们继续努力,灵活答题。(本卷共6题,共计50分)

  • 29.图1为美国本土城市和农业带分布简图,图2为印度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为下列叙述判断正误,正确打“正确”,错误打“错误”。
    ①两国都濒临太平洋。
     

    ②两国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③两国都缺少寒带。
     

    ④两国都是主要粮食出口国。
     

    ⑤小麦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2)简要分析美国乳畜带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
     
    (写出一点即可)
    社会经济条件:
     
    (写出一点即可)
    (3)美国农业生产往往在某一地区集中种植一种或几种农作物或几种养殖某种牲畜,
     
    化很强,这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美国耕地面积广,适合使用大型机械,
     
    化程度很高。
    (4)
     
    (城市)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组卷:6引用:2难度:0.5
  • 30.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南极大陆周围A大洋的名称:
     

    (2)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得多,其原因主要是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②南极地区的平均海拔比北极地区高
    ③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热量少
    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出现极夜更有利于开展天文观测。中国南极科考站中,没有极夜现象的是
     

    (4)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
     
    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
     
    资源,海域及沿岸地区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5)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广阔的实验室,每年
     
    月各国科学考察队在南极开展一系列考察研究活动,各国科考队大都选择此时对南极地区进行科考的原因是
     

    (6)近年来,南极地区的冰雪面积不断缩小,主要原因是
     
    ,这对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
     
    的生存带来了威胁。
    (7)科学家一直在警告.极地地区的气候变暖趋势比中纬度地区更明显。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么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至少回答一点)

    组卷:5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