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28 6:0:2

一、古诗文积累。

  • 1.请将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剩下的诗句,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组卷:2引用:2难度:0.9
  • 2.依据课文填空。
    (1)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
     
    ,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3)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3.根据提示默写。
    (1)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
     
     
    ”两句描写战争的激烈场面,表达词人希望自己能驰骋沙场、冲锋陷阵的愿望。
    (2)苏轼在《定风波》中用“
     
     
    ”两句表现自己不惧风雨、悠然前行的情态。

    组卷:4引用:1难度:0.9

二、现代文阅读。

  • 8.阅读揭方晓的《武举人》,回答问题。
          ①晚清年间,河北小黄庄大户人家之子黄大虎,自幼习武,加之骨骼清奇、悟性颇高,一时进步神速,小小年纪便打遍四里八乡无敌手。其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锐、棍、槊、棒、拐、流星锤十八般兵器样样精熟,可最喜欢的,还是使唤双刀,据说手上双刀一旦使唤开来,方圆几丈之内,万物俱没,只有刀影重重,如披风护体,端的是水泼不进,针插不入。那年,承老佛爷开恩,武科重启。黄大虎心中一动,毅然进京赴考,不意在万千武林人士中脱颖而出,竟中了举,成为一名响当当的武举人。旋即被朝廷授予相应武职,入军中效力。不过,也有传说,说是黄大虎中武举,并不全是凭本事,而是其父变卖家产,四处打通关节所致。因此,私下里有人就把这事当成笑话,闲得无聊时搜刮出来取乐。
          ②不几年,满清去,民国来。黄大虎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不愿为新军、新政府、新权贵们效力;又不至于完全不开窍,逆潮流而动,成为人人唾弃的满清遗老遗少,遂慨然解甲归田,每日耕作,不问时事,与一般村民无异。也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尽管中武举人那一段已成为故事,可还是经常被村民们抖落出来,笑话他。且每抖落一回,就有新料冒出,源源不断,处处都是包袱,让这故事愈发鲜活、生动。黄大虎每回都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辩解,说自己这个武举人货真价实,凭本事考取的。
          ③大家自然不信,即便是相信的,这时也装着不信。黄大虎气恼不过,一阵风似的把挂在家墙壁上的双刀拿来,当众使唤,以证清白。一声嘶吼才罢了,霍霍刀风顿起,只见一刀横断大江,二刀划开天际,三刀惊落人魂,四刀退却三军,五刀顿灭心火,六刀收拾心境……一套“迷踪刀法”堪堪使罢,风收云歇后,黄大虎脸不红,气不喘,悠然而立。大家心里暗自叫好,明白这可是真本事呢。可嘴上不服输,下回照样笑话他。
          ④平淡的生活,需要永恒的乐子。没有乐子,还叫生活么?
          ⑤可是,这种平淡的生活,突有一日就被打破了。那天,随着一阵枪炮声,村子里来了一群身材矮小、粗壮,又毫无教养的日本兵,膏药旗满地飞,三八大盖上刺刀闪着寒光。日本兵在村里横行作恶,慑于枪炮的淫威,村民们都敢怒不敢言,看上去就是一群温顺的羔羊。舒服的日子才过了几天,日本兵就生气了。因为只要夜幕降临,总有那么一两个落单的日本兵,喉咙被利刃割断,见了阎王。害得日本兵连起夜小解,都得一群一群、一队一队地去,生怕一时不慎落了单,糊里糊涂成了刀下之鬼。起初,日本兵、汉奸队四处侦缉,时而怀疑是惹不起的“八哥”,时而怀疑是不敢惹的“四爷”,时而怀疑是残忍的“统字辈”或“中字辈”,压根儿就没往村民们这群温顺的羔羊那方向想。
          ⑥一天夜里,一倒霉落单的日本兵正在草垛子边小解,一黑影倏地出现,手中大刀往这日本兵喉咙处轻轻一抹,日本兵顿时污血横飞,倒地身亡。可没想到的是,这是狡猾的日本兵设下的一个陷阱,顷刻间,大队日本兵就从埋伏的黑暗里“呼啦啦”地冲了出来,向着那黑影拼命地放枪。那黑影大惊之余,翻身飞奔,几个起落,就消失在山林尽头。日本兵眼看追不上,又胡乱地放了一顿枪,收兵歇息去了。
          ⑦第二天一大早,心中有数的村民们,在后山一个隐蔽的山洞里找到那个黑影,正是黄大虎。只是黄大虎身中四枪,早已奄奄一息。村民们含泪扶起黄大虎,急切地呼唤他的名字。黄大虎心头一热,艰难地睁开眼睛,一字一顿地问:“我,我,我是真武举人不?”“你当然是真武举人!”村民们齐齐地肯定道,没有丝毫犹豫。
          ⑧黄大虎笑着吐尽了最后一缕气息,双手一撒,手中双刀跌落于地,铮铮作响。那声响,如万马奔腾,巨浪拍岸;又似虎啸山林,龙吟江海,响遍河南、河北。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年第3期)
    (1)梳理小说的情节,根据提示填空。
    清朝末期:黄大虎中举入军中效力,有人传言其父打通关系所致
    民国时期:①
     
    ,村民时常笑话他非真武举
     
    ,村民暗自叫好却仍调笑
    抗战时期:黄大虎夜晚暗杀鬼子,身中埋伏后消失山林
     
    ,村民肯定他是真武举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对黄大虎的介绍,颇有传奇色彩,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中使用了不少的文言词,如第①段“万物俱没”“不意”“旋即”,使本文语言简练,通俗中又有典雅的韵味。
    C.因为父亲打通关系让自己中举,所以面对村人的调笑,黄大虎只能“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辩解”。
    D.“你当然是真武举人”一句,通过村民的含泪肯定,突出黄大虎“武举人”的名副其实,呼应标题。
    (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一天夜里,一倒霉落单的日本兵正在草垛子边小解,一黑影倏地出现,手中大刀往这日本兵喉咙处轻轻一抹,日本兵顿时污血横飞,倒地身亡。(加点的三个副词极富表现力,试加以品析。)
    ②“你当然是真武举人!”村民们齐齐地肯定道,没有丝毫犹豫。(此句中的感叹号能否换成句号?)
    (4)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黄大虎的形象。
    (5)阅读本文第⑧段和链接材料中的两处划线句,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节选自《水浒传》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这两处文字分别描写黄大虎离世时双刀落地的声响和郑屠被打的听觉感受,都不是简单勾勒,而是运用精妙的比喻生动表达,请问这样写各有什么用意?(好处)

    组卷:33引用:3难度:0.5

三、写作表达。

  • 9.按要求作文。
    ㅤㅤ微笑是一种喜欢,一种豁达,一种担当;微笑着前行,日子更明媚,风雨成风景,逆行即前行。
    ㅤㅤ请以“微笑着前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
    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组卷:1引用:4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