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1/11 6:0: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互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在先秦的典籍中就有迹可循。《诗经•大田》的“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描述了善良的农民怀着悲悯的情怀,在农忙收割时有意留下一些谷物,供孤儿寡母来捡拾。儒家典籍《礼记》有关“大同”社会的理想:“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更是对互助精神的全面描述。
在先秦诸子中,除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孔子的“仁学”、荀子的“能群”、墨子的“兼爱”等思想之外,谈及互助最多的,也是后人最为熟知的是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里提倡的“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给我们描述了在一个理想的社会里,相互关爱与互相帮助的和谐画卷。宋及其以后的明清时代更有大量的县志、方志、笔记、书信、碑铭、墓志等,记载了民间乡贤和致仕官员提出并实践的蕴含互助思想的事迹。
由于自然灾害频仍,历代政府多用仓储后备思想来解决国家的救灾救济和百姓的生活困苦问题。起初虽然由政府来主导,但是在演变过程中逐渐有民间力量参与进来,因此具有了互帮互助的实质。尤其是从义仓到社仓和广惠仓的演变,发生了救济主体的下沉,从城市到农村,从官府到民间,互助思想体现愈加明显。另一个深具互助色彩的传统社会组织是宗族,其在生活照顾、兴办义学、赈济灾荒、养老服务以及婚丧嫁娶等事务处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宋及其以后,宗族在基层社会中的影响日益深远,包括具有救灾救济和互助功能的族田、义庄、义学等。族田的收入主要用于祭祀、恤贫、敬老、奖勤、助学等,譬如范仲淹创办义庄的目的,除“敬宗收族”之外,还在于实现宗族内部的互助合作。可见,这种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互助保障和以地缘为基础的邻里互助网络,形成了中国民间非正式保障体系和民间非正规经济系统。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从传统的乡村熟人社会迈向现代的城市陌生人社会,但是互助的思想和实质早已嵌入人们的深层意识,其本身的生命力不容小觑,一旦条件具备,必然会跟随社会形态的变革产生新的互助形式。
如果用“守望相助”来概括互助的本质,那么在现代,互助就是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遭受不可预见的风险事故,但是每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因此在社会制度的设计和组织架构上,努力营造一种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的氛围或机制,是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在新时代,互助还可理解为对内互帮互助,以弥补政府和个人保障能力的不足。对外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抵御自然和社会风险。现代社会完全可以发挥互助精神,大力发展志愿组织,从事扶危济困、社会治理和灾害援助等,这些都是互助思想在新时代的价值所在。
(摘编自杨建海《传统互助思想及其新时代价值》)
材料二:
中国文化是存在于世俗之中、以统一和有效治理为目的的一元文化,孔子言仁心,孟子谓性善,荀子重礼义,墨子尚贤能,老庄讲究无为,管子力推尊君顺民,其思想核心均在于政权源于人民,故要以民为本,目的则在于推动国家有效治理。互助思想恰是民本思想的体现,其与中国先秦政治哲学思想相统一。如在儒家思想中,“仁”既为私人道德,也为社会伦理与政治原则:政治和社会生活始于个人之“仁心”,个人从对家人的仁爱推及对家族的仁爱,再进一步推及整个民族、国家,这是个体对家庭、家族及整个民族国家共同利益所负有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道家思想虽不如儒家思想积极理政,但老子“无为而治”所构建的恰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互助社会。
因此,在中国的传统的互助理念中,没有西方国家泾渭分明的平等利己的互助和纯粹利他的互助,而是在“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义友信”等伦理道德规范之下,进行的差序格局、主次有序的互助、互利。个体、家庭之间在资金、生产、生活上的互助行为和互助关系形成互助网络。与互助网络相比,互助组织更加正式,目的性也更强。在一个互助网络中,可以建立多个不同目的、性质的互助组织。整体来讲,互助组织是组织化的和非营利性的,其目的在于通过自我管理、经营、服务,以维持组织内部的可持续运转,低成本地满足组织成员的资金、物品、服务、精神文化等各类需求。从目前我国各类互助组织的发展来看,有一些地区在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外源动力推动之下,因村居或群体内生动力而互助的组织发展较好。
(摘编自刘妮娜《中国特色互助社会:历史溯源与现代建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仅《诗经》和《礼记》等典籍中体现了互助思想,宋及以后的明清时代的县志、碑铭等也记载了蕴含互助思想的事迹。
B.从义仓到社仓和广惠仓的演变,体现了救济主体由政府主导,但是在演变过程中逐渐有民间力量参与进来。
C.宋及其以后的宗族通过族田、义庄、义学等方式,积极发挥宗族的作用,是当时最主要的互助体系。
D.中国文化是以统一和有效治理为目的的一元文化,这一特征在蕴含互助思想的先秦诸子的民本思想中也有所体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互助思想”展开论述,既有思想理论渊源,又有结合社会实践的论述。
B.中国的传统互助理论是在伦理道德规范下的互助、互利,比西方的平等利己、纯粹利他的互助更有实践意义。
C.材料二以儒家的“仁心”为例论述私人道德变为社会伦理责任的过程,体现了互助思想。
D.材料一论述了自古至今互助思想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不同表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互助思想”的一项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B.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孙中山
C.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张载
D.“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
(4)材料一中孟子和材料二中老子都描述了古代的理想互助社会,但二人表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5)结合对材料的理解,你认为下面这段文字体现了材料的哪些观点,请简要说明。
近年来,湘潭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创新开展“党建+莲湘颐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一是创新“守望之家”巡访模式,构建“党员+村民小组长+志愿者+就医联系人”的老年人巡访关爱服务体系,解决养老不出村民小组的问题;二是推进“邻里互助”照料模式;三是实行“专业服务”养老模式,构建“乡镇党委+养老机构+志愿者+就医联系人”的老年人集中照护体系。实现老年人“养老有床位、身边有服务、兜底有保障”。组卷:2引用:4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共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砸缸的人
申平 哐啷!一声响亮,那口大缸便被砸破了。缸里流出来的,不仅是水,还有千古流传的故事。
砸缸少年一举成名。
五十年以后,那位少年已进入老年。在当年被称为西京的洛阳城里,在一处简陋的宅院前,他,又站在了一口缸前,
这是一口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缸,是他的老管家背着他,同意人家安放在这里的。安放者什么也没说,只留下一张“门状(名片)”就走了。门状上的字也很简单:翰林学士王拱辰。
王拱辰,他当然知道。这人在仁宗皇帝时代和自己先后中进士,并因在殿试时勇敢说出考试题目他以前曾经做过,被赐“诚信状元”称号。后来曾出使契丹,以学识阻止战争。在神宗皇帝时代,他也和自己一样,因反对变法,受到王安石的排挤。
上午,王拱辰登门拜访,老管家也曾通报,那时候,他在地下室里文思泉涌。听到王拱辰的名字,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拒见了。一是他的确没工夫,二是他早就知道,现在的王拱辰已经不是过去的王拱辰了。听说他在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修建了一座豪宅。光中堂就有三层楼高,巍峨壮丽。不怪人说“王家钻天,司马入地”。
现在,司马光绕着那口大缸,驴拉磨一样转了几圈,又伸手去撕被金纸包得紧紧的缸口。但是那金纸很厚,还在缸沿儿上箍了一道铜丝,把金纸绷得鼓面一样紧,人手根本抓不住。推一推,重如泰山,敲一敲,闷闷地没有声响。这缸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
你去,给我找一块石头来!或者一把锤子。他转头对老管家下达了命令。
但是老管家却没有动,他嗫喏了半天,终于鼓足勇气说,君实秀才,人家好心好意给你送来一口风水缸,你要硬……不好吧?
不好,有什么不好?他鼓起眼睛问老管家。
这个是聚财的。老管家说,你看咱家,也太穷了吧。夫人有病,都没钱抓药了。
人穷不能志短,乱收东西,非君子之德也!再说,我也得知道这缸里装的是啥呀!
人家说了,十日后方可打开,否则就不灵验了。
往后几天,司马光的生活完全被门外那口大缸打乱了。以前他总是一更睡,五更起,直接到他那间地下室里去编修《资治通鉴》,可以说是心无旁骛。但是现在,那口缸却不断在他眼前晃来晃去。送缸人的用意,缸的内容,都开始让他分心。
而且,自从这口缸安放到他家门口以后,前来拜访他的人不知为什么络绎不绝。后来他接到京城一位朋友的密礼,才知道自从哲宗皇帝继位之后,便由最信任他的高太后辅佐朝政,人们疯传,他即将奉旨进京去当宰相了。
怪不得……
五天以后,夫人不幸去世,也不知道一下子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人前来吊唁,而且人人都不空手。悲伤之中的司马光让老管家把所有的礼品礼金都登记造册,一点不动,然后他悄悄把自己家里仅有的五亩地典当了,开始为夫人准备后事。
出殡那天,路两边人山人海,有人竟然喊出了“司马相公”的口号。
司马光分明感觉到,正有一口无形的大缸铺天盖地向他的头上扣过来。这口缸比王拱辰放在他家门口那口缸还要神秘,还要危险。这两口缸最后叠加在一起,悬在他的头上,直搞得满腹经纶的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他知道,他必须马上砸缸了。
但是全家上下没有一个人支持配合他。他想在院子里找个铁器,或者找一块石头,根本就找不到。老管家,还有他的养子司马康,早已带人坚壁清野了。
砸个缸,居然这么难,要不算了……不行!这缸非砸不可,不然,我这一世英名,就要毁于一旦了。
凌晨,天刚微亮,官道上就有一个老者走走停停,寻寻觅觅。最后,他怀抱一块石头,一步步走回自家门前,他气喘嘴地把石头举起,对着那口大缸用力砸去。
砰!第一下,竟然没有砸破。石头反弹,险些砸到他,啊,这缸难道是铁缸?
管他!再砸!哐啷,缸破了……
天亮了,许多人聚在司马宅前看热闹。但见那口大缸里流出来的,果然是黄白细软之物。破缸上还摆着一份礼单,写着一行大字:司马只要清白,钱财自来认领。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精炼而含蓄地叙述流传千古的司马光幼年砸缸救人的故事,引出下文司马光中老年再一次砸(另一种)缸的故事。
B.送缸者是翰林学士王拱辰,作者借此人暗示了世道变迁,人心不古,他从一个诚信正直之士变成了一个阿谀之徒。
C.管家是一个次要人物,却有着重要的作用,代表着官场中利欲熏心的势利人物,从他千方百计阻挠砸缸即可看出。
D.小说结尾“司马只要清白,钱财自来认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既完成了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又有力地表现主题。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心理描写比较突出,如“这两口缸最后叠加在一起,悬在他的头上……”“不行!这缸非砸不可……”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B.小说的语言精炼而略带含蓄,如写王拱辰修建豪宅以示其腐化堕落,以高太后辅佐朝政暗含司马光即将飞黄腾达,几笔带过,举重若轻。
C.小说处理细节精于雕琢,意味深远,例如“有人竟然喊出了‘司马相公’”,“相公”既可指普通男性,又可指宰相,一语双关,耐人细品。
D.那一口大缸“重如泰山”“石头反弹”富有象征意味,暗寓趋炎附势者顽固难描,而司马光坚决砸缸则显示出他与趋炎附势者斗争到底的决心。
(3)小说塑造司马光的人物形象,用了衬托手法,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
(4)小说写司马光中老年时的再一次砸缸,使用了延宕手法——砸缸的结果迟迟不得出现。请分析小说中这一延宕手法的运用有什么好处?组卷:4引用:9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玻尿酸是细胞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内广泛分布,发挥多种生理功能。①_____,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完成,据估计一个成年人体内的合成玻尿酸有15克左右。它的主阵地在皮肤、关节、软骨、眼睛、结缔组织等处,这些玻尿酸会定期“以旧换新”,比如皮肤墨的玻尿酸每天会替换20%左右,可见人体自身的玻尿酸合成量是相当可观的。
一提起“玻尿酸”,②_____,如将玻尿酸注射到降断可以去皱,还可以注射到胸部或臀部进行美体塑形。其实,③_____,在临床上它已成功用任眼科、骨科、烧伤科的医疗实践。在国外,它还可以直接添加到食品和膳食补充剂中。吃了这些玻尿酸食品能否达到美容护肤、保护关节的效果呢?科学证据是关键。欧盟食品安全局专门评估了食用玻尿酸是否具有“保护关节”和“皮肤保温”的功效,最终结论是“证据不足”。
其实,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吃进去的玻尿酸在经过消化道时会被破坏一部分,剩下的“残兵败将”经肠道吸收并进入血液转运,而进入血液的玻尿酸降解很快,它未必能直达脸部或关节。
(1)下列句子的“这”和文中画横线处的“这”,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他这也想做,那也想做,结果是一件事也没做好。
B.你不要眉头紧锁不高兴了,我说完了,我这就走。
C.这是我们厂开发的新产品,价格便宜,用途很多。
D.你们青年人要有闯劲,不要畏首畏尾,怕这怕那。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组卷:2引用:6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2年12月25日,全国硕士研究生开考,共457万考生参加。今年考研人数从2017年的201万人上升到了现在的457万人,仅仅跨越了几年,人数竟是翻倍式的增长。为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有专业人士分析:一是疫情导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有研究生学历更好就业;二是“内卷”情节急速上升,一批接着一批的人不顾自己是否需要考研便排山倒海般涌入“考研大军”,导致社会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三是盲目跟风,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将自己的前程方向交给身边人。
材料二:浙江00后小伙马宏达,参加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经过四天的激烈角逐,摘得了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比赛的冠军,实现了该项目中国金牌“零”的突破。“以前没想过,刮腻子还能走上世界舞台。”夺得桂冠的马宏达非常高兴,虽然自己是职业学校的一名学生,但五年磨一剑,汗水没有白流,光阴没有虚度,无论什么学历,只要自己找准人生努力的方向,并专注地走下去,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阅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启发?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9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