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丰台区六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22 8:0:36
一、积累与运用
-
1.为了参加学校开展的“缅怀英雄,强国有我”主题活动,同学们准备把下面的材料制作成板报,供大家阅读学习。
在天安门广场中心巍然yì lì
(2)为了把“垂”和“基”两个字写正确,请同学们注意:
①“垂”字第3笔是
A.一
B.丨
②“基”是
A.上下结构的字
B.独体字
(3)联系上下文写出“永垂不朽”的意思。
(4)下列句子中的“筹”字与文段中“技高一筹”的“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小刚抄写的板报行款正确,非常美观,比其他同学略胜一筹。
B.经过周密筹划,开国大典如期举行。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5)看到纪念碑上的题词,同学们纷纷赞叹:“毛主席的书法真是
A.高山流水
B.画龙点睛
C.笔走龙蛇
D.惟妙惟肖
(6)根据排比句的特点,把短语填入句中。下列选项排列正确的是:
①少年儿童不能忘记
②炎黄子孙不能忘记
③我不能忘记 无论时代怎样发展,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组卷:17引用:1难度:0.5 -
2.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七周年”主题活动中,同学们准备介绍“抗日战争”这幅浮雕。
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层基座的四面镶嵌了8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其中的“抗日战争”浮雕以典型的游击战场景,展现了中华儿女炽热的爱国热情。 这幅浮雕刻画了军民团结一心、准备抗击敌人的场景。前面是一队八路军战士,他们拿着枪,弯着腰穿过茂密的青纱帐,一位农民肩上扛着弹药箱跟在队伍后面。中间高台上是一位指挥员,他 ①
A.自
B.全神
C.别出心
D.错
E.汹涌
F.暴露无
我听着同学的讲解,
(3)欣赏了这幅浮雕,下面的名言适合同学们表达感受的有: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C.位卑未敢忘忧国。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在本学期我们读完的三本书中符合活动主题是:
A.《爱的教育》
B.《小英雄雨来》
C.《童年》组卷:15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与理解
-
5.阅读。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ㅤㅤ30年前,为了祖国的强大,他抛家舍业,隐姓埋名秘密工作;30年后,他的事迹令人们肃然起敬,感慨万千。他就是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ㅤㅤ1959年,苏联领导人访华。中国领导人希望苏联可以帮助我们发展核潜艇,提供技术援助。但是苏联领导人却表示:核潜艇花钱多,技术复杂,建造工艺要求高,中国没有能力来研制。他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中国想研制核潜艇,简直异想天开。为了打破美苏等国的垄断,我国决定研制导弹核潜艇。
ㅤㅤ年轻的黄旭华担任核潜艇研制总工程师。为了保密,他和战友们在一个只有编号而没有名字,且在地图上查不到的荒岛上扎下了根。这里不通信,也不通电话,唯一的联系方式就是一个编号为“145”的内部信箱。荒岛上的条件非常艰苦,整年都是风沙弥漫,比环境更艰难的是一切核潜艇的研制都得从零开始!因为所有的人根本就没见过核潜艇,更不用说全部的结构图纸了。直到有人从国外带回两只核潜艇玩具模型,团队按比例进行放大设计出了潜艇外形,通过拆解模型了解内部区域,测出基础数据。经过几年时间初步完成了大部分的设计图纸。
ㅤㅤ在研究核潜艇的十多个春秋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都没有阻挡研究的步伐。核潜艇结构复杂,载荷繁多,保证重心准确非常困难。黄旭华让人在船台入口处放一个磅秤,所有入艇的东西都要先过称,以确保每个部分的重量都跟黄旭华计算得一致。在研制过程中需要计算大量的数据,当时没有电脑,他们就靠算盘和计算尺夜以继日地与这些天文数字展开持久地战斗。
ㅤㅤ在黄旭华带领下,经过所有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在1970 年成功下水。从 1958 年组建团队到 1970 年第一艘核潜艇试航,用了不到 13 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ㅤㅤ1988 年 4 月 29 日,新型的潜水艇在交付海军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极限深度的深潜试验。 试验的风险很大,艇身上一张扑克牌大小的地方就要承担一吨多海水的压力,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艇废人亡的恶果。 试验之前,艇员心理包袱很重。年过花甲的黄旭华不顾大家阻拦,毅然决定亲自参加这次深潜行动。 当核潜艇快到 300 米时,潜艇顶壳、管道等多个位置“咔咔”作响,令人毛骨悚然。在场的人们神情严肃紧张,两眼紧紧地盯着黄旭华。 因为水压过大,黄旭华的眼底、耳朵和牙龈都渗出了血,但是他全然不顾,镇定自若,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直至最后成功。他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ㅤㅤ自此至今,中国核潜艇劈波斩浪,遨游在深蓝的大洋之中,依靠着极强的隐蔽性、机动性和攻击性,为保卫祖国及世界和平,释放出巨大的震慑力。
ㅤㅤ回顾中国研制核潜艇走过的历程,黄旭华始终坚信:“关键的核心技术买是买不来的,也是要不来、求不来的,都得靠自己。”正是靠着这样的信念,黄旭华让中国人的脊梁挺得更直了!
(1)填空。
①苏联领导人认为“中国研制核潜艇是异想天开”,这是因为
②因为核潜艇具有
(2)用“ ”在第 3 自然段中画出能表明“黄旭华隐姓埋名秘密工作”的句子。
(3)读句子,注意加点部分,写出这样写的好处。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都没有阻挡研究的步伐。
(4)判断,对的用“√”表示,错的用“×”表示。
①中国用了不到 13 年的时间创造了奇迹,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②第 6 自然段画直线的句子突出了新型核潜艇质量一般,承受不住巨大的水压。
③黄旭华是世界上第一个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
(5)选择。 (均多选)
①第6自然段画曲线的句子写“潜艇发出声响”和“人们神情严肃”的目的是
A.突出当时情况危急
B.衬托黄旭华镇定自若
C.说明潜艇质量较差
②中国研制核潜艇是从零开始的,这是因为
A.苏联不提供技术援助
B.我们不想得到帮助
C.没有实物可以参照
(6)照样子,写出黄旭华和工程师们在研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困难 解决办法 没有结构性图纸 按比例放大玩具模型,拆解模型测量数据。 保证重心准确 计算大量数据 颁奖词要求
(1)点明主要事迹
(2)彰显人物精神
(3)语言简洁精炼组卷:34引用:1难度:0.9
三、表达与交流
-
6.ㅤㅤ题目:美就在身边
ㅤㅤ提示: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自强不息是一种美,遵守规则是一种美美,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在你成长过程中,一定遇到过这样具有美德的人。请你以“美就在身边”为题,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他(她)美在哪里。
ㅤㅤ要求:围绕中心意思选材、组材,将重点部分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600 字左右。组卷:24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