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济源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12/30 9:30:3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古诗词中不含生物的是( )
组卷:102引用:28难度:0.9 -
2.食堂工作人员对学生每天的饭菜都要随机采集,部分留样,供有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其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组卷:16引用:4难度:0.6 -
3.如表为某同学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 黄粉虫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15℃ 适宜 纸盒右半侧 20只 黑暗 30℃ 适宜 组卷:183引用:15难度:0.3 -
4.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生物,其中草、昆虫、食虫鸟、鹰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这四种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相对含量,则与乙对应的生物是( )
组卷:57引用:5难度:0.5 -
5.下列选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组卷:435引用:61难度:0.5 -
6.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 )
组卷:26引用:4难度:0.5 -
7.如图所示生物的共同特点是( )
组卷:5引用:4难度:0.5 -
8.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什么要将取出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生理盐水中( )
组卷:7引用:12难度:0.7 -
9.皮肤在人体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有时会流血,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包含哪些组织( )
组卷:12引用:8难度:0.6 -
10.如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操 作 目 的 A 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 调节光线强弱 B 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C 转动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更清晰 D 转动转换器 调换不同倍数的目镜 组卷:18引用:13难度:0.7 -
11.下列是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一些图像,按分裂过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组卷:281引用:21难度:0.6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33.为探究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同一植株上大小相同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甲、乙;②枝条甲保留叶片,枝条乙摘除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两个大小相同且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③在两只量筒液面上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④将这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请分析以上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针对该实验,可作出的假设是:
(2)该实验的变量是
(3)24小时后,观察到甲量筒液面明显低于乙量筒液面,由此可得出实验结论:
(4)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你知道其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是什么吗?组卷:29引用:7难度:0.4 -
34.资料分析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播出的纪录片《光伏电站“长庄稼”》,对新能源的光伏治沙成功范例予以了盛赞。项目采用光伏电站开发和荒漠治理相结合,逐步形成了“治沙+种草+养殖+发电+扶贫”五位一体的复合生态型的新模式,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
在内蒙古的一个荒漠化地区推广了光伏治沙之后,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5%,上升到了77%。光伏板遮光、挡风可使地表水分蒸发量减少800mm/年,可降低风速1.5m/s,有效地改善了植物的生存环境;农户在光伏板下、板间种植农作物,大大降低了面板周围的温度,种植的品种有牧草、玉米、草药,有的甚至还用防水透气材料在荒漠里种上了水稻、蔬菜等植物;养殖了蚯蚓、羊、鸭等动物,不但增加了产量,同时也增加了收入。
(1)文中提到农户在光伏面板下种植农作物从根尖的
(2)文章插图中玉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种产物淀粉在细胞内通过
(3)荒漠化地区推广了光伏治沙之后,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5%,上升到了77%,主要受
(4)光伏面板下种植的玉米和牧草因争夺有限资源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叫
(5)在养殖蚯蚓过程中,蚯蚓可将垃圾、秸秆等有机物质消化,混合土壤排泄出蚯蚓粪。蚯蚓粪是良好的腐熟有机肥料,同时也是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这说明生物能组卷:22引用:4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