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3 透镜成像(3)》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9/1 17:0:8
一、选择题
-
1.下列关于虚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2.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cm处向15cm处移动时,则( )
组卷:34引用:2难度:0.7 -
3.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某物体放在距凸透镜焦点5厘米的主光轴上,该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
组卷:49引用:2难度:0.8 -
4.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36引用:6难度:0.7 -
5.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的像由变大到看不见的过程中,物体可能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8 -
6.某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物体从离凸透镜3f处移到1.5f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8 -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5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组卷:215引用:4难度:0.6
五、解答题
-
20.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
(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凸透镜(选填“A”或“B”).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像。
(2)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0cm到4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0cm到3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时,烛焰的像是像,利用该成像原理可以制成(填选项前的字母)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潜望镜 D.投影仪。组卷:13引用:2难度:0.5 -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甲组同学正确安装和调节实验器材,他们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发光体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成像情况记录在表格中。表一(f=10厘米,物高H=4厘米) 实验
序号物距u
(厘米)像距v
(厘米)像高h
(厘米)像的性质 正立、倒立 虚像、实像 1 50 12.5 1 倒立 实像 2 35 14 1.6 3 30 15 2 4 20 20 4 5 18 22.5 5 6 15 30 8 7 12 60 20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7中的像距和像高随物距的变化关系,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乙组同学使用相同的实验器材探究,但是与甲组同学的数据对比发现:当物距为35厘米时,他们所测像距为13厘米;当物距为15厘米时,所测像距为31厘米。若乙组同学测量读数正确,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3)若要继续探究凸透镜的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焦距的关系,他们应该保证相同,不同来做该实验。组卷:222引用:8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