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2021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言文字运用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9
  • 2.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8
  • 3.下列诗句中,语序没有倒置的一项是(  )

    组卷:52引用:11难度:0.7
  • 4.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声声慢》两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55引用:2难度:0.7
  • 5.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所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45引用:9难度:0.6

二、默写。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了周瑜作为儒将的便装打扮而英气勃发的句子是“
     
     
    ”。
    (2)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3)李清照《声声慢》中写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
     
     
    ”。

    组卷:26引用:2难度:0.9

四、古诗词阅读。

  • 1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玉楼春【注】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芭碎。探著南枝开遍未。
    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注]此词作于宋崇宁三年(1104),期间李清照曾上诗赵挺之(赵明诚之父)请教其父。当时的朋党之争非常强烈,李清照为党祸之松紧所左右,时居汴京,时返原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尽得梅花神韵。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要及时赏梅的矛盾心情。
    B.首句以“红酥”比拟梅花花瓣的宛如红色凝脂。以“琼苞”形容梅花花苞的美好。
    C.四两句的“几多香”“无限意”,将梅花盛开后所发的幽香、所呈的意态摄纳其中。
    D.“道人憔悴春窗底”,作者借隔壁道观的道人来抒写自己内心愁闷煞人的情状。
    (2)“朱彝尊《静态居诗话》卷十:‘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皆得梅花之神。”请结合此评论,简要分析尾联的内涵。

    组卷:8引用:4难度:0.6
  • 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答题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按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本词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的赏梅词作,也是词人对自己一生早、中、晚三期带有总结性的追忆之作。①援:ruó,揉搓。
    (1)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李清照在词中把个人身世与梅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托了遗际与情思,构思甚巧而寄托甚深。
    B.“无好意”:心情不好。上片三四句透露了词人生活坎坷,屡处忧患,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大减。
    C.“看取”二句:“看取”是观察的意思,观察自然界的“风势”。虽然出于对“梅花”的关切和爱惜,但此处“晚来风势”应包含深层语义。
    D.清平乐,词牌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两乐调命名。双调,四十六字,属于中调。
    (2)这首词的下阕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概括。

    组卷:12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