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7.1 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2023年同步练习卷(十一)
发布:2024/8/29 5:0:9
一、选择题
-
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90引用:19难度:0.7 -
2.野炊时,小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组卷:317引用:11难度:0.5 -
3.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
组卷:89引用:5难度:0.6 -
4.土星是太阳系里的气态行星,约含有92.4%的H2、7.4%的He和0.2%的CH4等,平均温度为-150℃,它没燃烧成火球的原因可能有:①可燃物种类太多;②氮气含量太高;③没有适宜的温度;④没有支持燃烧的氧气,其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4引用:14难度:0.6
四、解答题
-
11.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如图1所示烧杯中,缓慢倒入CO2后发现处于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后熄灭,同时也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
Ⅰ.实验过程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Ⅱ.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还需满足的条件是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在常温下Na2O2和CO2能发生化学反应.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1)按上图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2)将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
(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
(4)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
(2)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3)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
(1)D装置的烧杯内变浑浊的原因是
(2)B装置的作用是
实验结论:(1)“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
(2)“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O2和CO2反应组卷:31引用:6难度:0.3
五、科学探究题
-
12.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其中A、C中充满氮气,B、D中充满氧气(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设计B、D的目的是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
(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组卷:56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