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青龙县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11/2 22:30:2
一、单选题:
-
1.苏东坡在《格物粗谈•果品》中提到:“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句中的“气”指的是( )
组卷:125引用:6难度:0.9 -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7引用:5难度:0.7 -
3.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12难度:0.7 -
4.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50引用:8难度:0.6 -
5.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组卷:6引用:4难度:0.6 -
6.东亚飞蝗,别名蚂蚱、蝗虫,为迁飞性、杂食性的农业害虫。为了给预防“蝗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者利用2年时间对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变化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研究还发现,东亚飞蝗喜欢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7引用:5难度:0.7 -
7.下列为种群数量特征的两个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92引用:28难度:0.6
三、非选择题
-
22.阅读下列几则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高原鼠兔是小型植食性动物,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和关键种。它们成群结队大肆啃食牧草,不仅给当地畜牧业造成损失,而且对高山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曾被视为草场退化的“元凶”。高原鼠兔的洞穴是用来躲避严寒的气候和逃避肉食动物的,也可以成为许多小型鸟类和蜥蜴赖以生存的巢穴。
资料二:高原鼠兔占藏狐总食物来源的95%,藏狐能有效控制高原鼠兔的数量。因人类弃养的缘故,大量藏獒流落高原,其体型庞大、性格凶猛、食性广,经常咬死藏狐。
资料三:为减少鼠兔对高原植被造成的破坏,当地人曾在青藏高原的广大区域投放或喷洒有毒物质。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2)若调查青藏高原某区域藏狐的种群密度,研究者在1公顷的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60只;第二次捕获50只,其中有标记的有15只,则藏狐种群密度约为
(3)住在鼠兔洞穴中的小鸟发现附近有鹰、雕等猛禽时,就会立刻扑扇翅膀并高声鸣叫,以此为鼠兔示警。小鸟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
(4)资料三提到的控制有害动物的方法属于组卷:4引用:2难度:0.7 -
23.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细胞计数板(又名血球计数板,计数室为1mm×1mm方格,由400个小格组成)、滴管、显微镜等。
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
①血细胞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d,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
(2)如果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时进行如图1所示的操作,统计出来的数据比实际值偏
(3)1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应采用
(4)上述实验所用血细胞计数板以及观察到计数室一个小方格中的酵母菌分布如图2所示。以此小方格中酵母菌数作为平均数进行计算。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组卷:25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