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宇航员在天宫实验室进行水球实验。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56引用:3难度:0.6 -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7 -
3.碘有多种同位素,其中127I是稳定同位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4引用:1难度:0.8 -
4.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2难度:0.6 -
5.为探究电解过程中的放电规律,某研究小组进行下列实验:
序号 阳极材料 阴极材料 电解质 阳极产物 阴极产物 ① 石墨 石墨 熔融NaCl Cl2 Na ② 石墨 石墨 0.1mol⋅L-1NaCl溶液 Cl2 H2 ③ 石墨 石墨 0.2mol⋅L-1CuSO4溶液 O2 Cu ④ 铜 石墨 0.2mol⋅L-1CuSO4溶液 Cu2+ Cu ⑤ 石墨 石墨 0.1mol⋅L-1CuCl2溶液 Cl2 Cu 组卷:65引用:1难度:0.5 -
6.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pH增大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6
二、非选择题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
18.锶(Sr)是第五周期ⅡA族元素。自然界中的锶存在于天青石中,天青石的主要成分为SrSO4和少量CaSO4、BaSO4。以天青石为原料制备高纯SrCO3需要两个步骤。
【步骤一】从天青石到粗SrCO3:
已知:ⅰ.Ca、Sr、Ba硫化物(MS)和硫氢化物[M(HS)2]均易溶于水。
ⅱ.20℃时,Sr(OH)2、Ba(OH)2、Ca(OH)2的溶解度(g)分别为1.77、3.89、0.173;80℃时,Sr(OH)2、Ba(OH)2、Ca(OH)2的溶解度(g)分别为20.2、101.4、0.094。
(1)焙烧过程中SrSO4转化为SrS的化学方程式是
(2)浸取时发生反应:2MS+2H2O⇌M(HS)2+M(OH)2(M=Ca、Sr、Ba)。使用热水有利于提高SrS的平衡转化率,原因是
(3)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步骤二】粗SrCO3转化为高纯SrCO3:
(4)粗SrCO3中的杂质是BaCO3。有同学提出可以将粗SrCO3产物溶于酸,再加入Na2SO4溶液实现Sr和Ba的分离。设Ba2+完全沉淀时c(Ba2+)=10-5mol/L,则溶液中c(Sr2+)一定不大于
(5)实际的除杂和转化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ⅰ.溶液中存在Cr2+H2O⇌2O2-7+2H+,Cr2CrO2-4具有强氧化性。O2-7
ⅱ.Cr(OH)3是两性氢氧化物,难溶于水,Ksp[Cr(OH)3]=1×10-31。
①若酸溶过程中H+过量太多,则除钡过程中Ba2+去除率会下降,请从化学平衡移动角度解释原因
②还原过程中草酸(H2C2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为除铬,向溶液D中加入NH3⋅H2O调节pH为7~8。此过程不调节pH为13的原因是
④加入NH4HCO3溶液生成高纯SrCO3的离子方程式为组卷:18引用:1难度:0.5 -
19.某小组同学利用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对稀硝酸和金属的反应进行了研究。
实验Ⅰ的操作及现象是:
ⅰ.室温下,在反应器中加入过量的铁粉与2mL0.5mol/LHNO3,有气体生成,溶液呈浅绿色,反应结束后收集到无色气体6.0mL。
ⅱ.将收集到气体通入有空气的容器中,无明显变化:然后点燃气体,有尖锐的爆鸣声,并产生无色液滴。
ⅲ.取ⅰ中反应后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立刻得到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加热后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1)气体产物中含有H2的实验证据是
(2)反应中,硝酸还有其他还原产物,生成该还原产物的离子方程式是
(3)对产生H2的原因提出假设并进行了研究:
①假设1:该浓度的硝酸中H+的氧化性大于NO3-;经实验检验,假设1不成立。实验方案是
②假设2:
(4)仅改变实验温度,重复实验Ⅰ。实验中得到的气体和溶液的成分与实验Ⅰ相同,但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不同:反应温度为40℃时,气体体积为3.4mL;反应温度为60℃时,气体体积为2.6mL。对实验现象给出合理解释:
(5)实验Ⅱ:实验 现象 室温下,在反应器中加入过量的铁粉与2mL3MOL/HNO3 有无色气体生成,经检验不含可燃性气体;气体接触空气显红棕色;溶液变为深棕色
(6)综上所述,金属与硝酸生成氢气需要控制的条件是组卷:11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