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高二(上)周考生物试卷(9.11)
发布:2025/1/3 3:0:2
一、选择题
-
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459引用:52难度:0.9 -
2.过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红色。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设计实验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管号 1%焦性没食子酸/mL 2%H2O2/mL 缓冲液/mL 过氧化物酶溶液/mL 白菜梗提取液/mL 煮沸冷却后的白菜梗提取液/mL 1 2 2 2 - - - 2 2 2 - 2 - - 3 2 2 - - 2 - 4 2 2 - - - 2 组卷:1336引用:28难度:0.1 -
3.下列关于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1引用:8难度:0.9 -
4.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组卷:44引用:124难度:0.7 -
5.科学家发现某些蚜虫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其体内的类胡萝卜素不仅能吸收光能,传递给负责能量生产的组织细胞,而且还决定蚜虫的体色。阳光下蚜虫的ATP生成量将会增加,黑暗时蚜虫的ATP含量会下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3引用:11难度:0.7 -
6.下列关于“探究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1引用:11难度:0.7 -
7.如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46引用:11难度:0.9 -
8.20世纪60年代,医院开始用淀粉酶替代酸来分解淀粉,如图所示为同学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41引用:26难度:0.7 -
9.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消耗ATP的是( )
组卷:49引用:11难度:0.9
(选做)
-
28.某同学进行了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温度影响淀粉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根据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的活性.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另取3支试管,分别注入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
步骤二:将装有淀粉溶液和酶溶液的试管分成三组分别放入100℃、60℃的水中和冰水混合物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前两支试管中的pH=6.8,第三支试管中的pH=4,摇匀后维持各自温度5min.
步骤三:在三支装有淀粉溶液的试管中各滴一滴碘液,并摇匀.
观察并记录:(略)
结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影响酶的活性.
请回答:
(1)该实验能否得出上述实验结论?
(2)指出步骤中不正确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纠正或补充相应的内容.
①
②
③
④组卷:14引用:1难度:0.3 -
29.科学家在黑暗条件下,将离体叶绿体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不能产生ATP(图1),当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腔均达到pH=4时也不能产生ATP(图2),将其转移到pH=8的碱性溶液中(图3)发现能产生ATP.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研究叶绿体中ATP产生的机理,由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叶绿体中ATP合成的必要条件是
(2)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时,叶绿体中ATP的合成部位是
(3)图3实验状态下,叶绿体组卷:13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