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发布:2024/5/9 8:0:9

一、现代文阅读

  • 1.班级开展探访“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这次同学们走进了缙云爽面博物馆,请你一起来了解这一传统制作技艺。
    【看一看:宣传视频】
    ㅤㅤ缙云爽面,又称索面,是流传浙西南地区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小吃,其传统制作技艺在2023年1月入选第六批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缙云爽面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残唐五代,姓王村始祖潜佶自北方迁入缙云时,引种种麦。潜佶的三世孙潜四在姓王村建碓制面,制作工艺开始成形并逐步流传。
    ㅤㅤ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曾在他的《过山寨诗》中这样描写爽面:“汤饼一杯银丝乱,牵丝如缕玉箸惜。”相传潜佶十一世孙、南宋户部尚书潜说友曾将爽面作为朝廷觐见之礼,由此,缙云爽面成为人们礼尚往来的馈赠佳品。抗战时期,缙云地下党组织配合处州特委在驻地江西山后村种麦制面,解决粮食供给困难。
    (摘自缙云爽面宣传片解说词)【听一听:传说故事】
    ㅤㅤ缙云人抽面,上筷时左右穿插酷似打绳,抽好的面条更是细长如索,故古人称之为“索面”。
    ㅤㅤ相传黄帝南巡,在驻足鼎湖九炼金丹的同时,广泛传播中原文明,缙云百姓感恩戴德,遂以自制的索面礼待黄帝君臣。索面上口,柔韧爽滑、满口清香,黄帝连声说:“爽!爽!爽!”借黄帝金口玉言,缙云人将“索面”改称为“爽面”。爽面自此成为缙云先民款待贵宾、寿诞喜宴首选的珍馐美馔。在丽水各县市的方言中,“爽”都与“苦”字意义相反,饱含着舒畅、富足之义。
    (摘自“缙云播报”公众号)【学一学:制作技艺】
    和面、搓条
    为了确保面团保持韧性,选用手工和面,等待面团醒好后,再用擀面杖把面团擀压成扁平状。然后再用刀把面饼切成长条,反复的搓揉使得面条越来越细滑。
    绕条
    搓条之后,还有一道类似“编麻花”的工序:在面条之间放入两根长约一尺半、间隔10厘米的竹签,然后快速地以8字型盘上,排列紧凑,根根分明。一组编完,把它们挂在木箱里接着醒面。
    拉条
    绕好的面条在面箱里放置约3个小时后即可拉面,这是索面制作里最辛苦的一道工序。拉面要分几次将面条拉细拉长,不能拉断,粗细均匀,这都需要熟练的技术。
    晾晒

    最美的一道工序。索面脱水晾干的时间取决于天气,通过观看和触摸面丝的表面决定收面的时间。
    收面
    晒好的面被收进特制的竹匾里,上好的索面具有长、软、韧、滑的特点,细如青丝白如雪。
    吃面
    品尝着自己做的面条,咸香、爽滑、口感好,无愧于“百年索面”的称号!
    (1)观看宣传片后,同学们围绕“珍馐美馔”一词开展了讨论,请你参与。
    小莲:“珍馐”这个词在李白诗歌《行路难》中出现过,你们还记得吗?我:哦,“金樽清酒斗十千,①
     
    ”。“珍馐美馔”是一个并列式短语,“美馔”的意思是“②
     
    ”。
    小语:“馔”是个生僻字,怎样能记住这个字的读音呢?
    我:声旁相同的字读音往往相近,“馔”与“zhuàn③
     
    写”同音,这样就记住了。
    小文:古人造字,“饣”字旁都与食物有关,如“饭”“饱”“馆”,《论语》里说“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饭”是什么意思呢?
    我:这你考不倒我,“饭”在这里是④
     
    的意思。
    小文:“饼”“馒”“饽”“馄饨”是“饣”字,“粉”“糕”“粽”是“米”字旁,都是与食物有关,为什么偏旁不一样?你来分析分析。
    我:⑤
     

    小莲:汉字可真有趣啊!
    (2)同学们在体验“拉条”环节时,小语说:“这不是黄庭坚诗里说的‘汤饼一杯银丝乱,牵丝如缕玉箸惜’吗?”你认为这句诗形容哪个环节最贴切?请说明理由。
    A.拉条
    B.晾晒
    C.收面
    D.吃面
    (3)同学们在参观时发现,缙云土面既叫“索面”也叫“爽面”,但官方在推广时统称为“爽面”。请根据上述资料和链接材料探究原因。
    链接材料:下图是获得缙云土面LOGO设计一等奖的作品。

    (4)缙云爽面博物馆准备推出动画版的爽面宣传片,请你借助“学一学”的材料,以“爽面”的口吻介绍制作过程。(150字以内)
    (5)本次活动可以给探访“身边的文化遗产”实践活动哪些启发?请你写出3点建议。

    组卷:13引用:1难度:0.7

二、句子默写

  • 2.描摹景物,创设情境。根据色卡和品读完成古诗文名句填空。
    色卡一:绿色
     
    ,②
     
    。刘禹锡《陋室铭》【品读】名士之居所。
     
    ,④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品读】景物美不胜收,诗人游兴未阑。
    色卡二:黄色 鸟下绿芜秦苑夕,⑤
     
    。许浑《咸阳城东楼》【品读】宫廷荒废,王朝更替,世事沧桑。
     
    ,⑦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品读】化用诗句,自比菊花,明净一秋。
     

    组卷:2引用:1难度:0.5

六、现代文阅读

  • 6.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请你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任务。
    我是瞎子〔美〕坎特ㅤㅤ①帕森斯先生刚刚走出旅馆的大门,就有一个乞丐沿着大马路走过来。这乞丐是个瞎子,拄着一根瞎子常用的斑斑驳驳的旧拐棍,小心翼翼地敲打着路面,慢慢地向前移动脚步。乞丐的脖子很粗,长着绒毛,衣领和口袋上满是油腻,一只大手握着拐棍的弯把,肩上搭着一条褡裢。看样子,他还卖点什么东西。
    ㅤㅤ②空气里满含着春意,金色的阳光洒在柏油路面上,暖暖的。帕森斯先生一动不动地站在旅馆门前,听着瞎眼乞丐“嗒嗒嗒”走过来的声音,心里突然升腾起一股对所有盲人的怜悯之情。帕森斯先生想,自己活着真幸运。从前,他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技工,现在,他获得了成功,备受尊敬,被人羡慕,这都是他在无人援助的情况下,独自冲破层层障碍、艰苦奋斗的结果。
    ㅤㅤ③瞎眼乞丐刚从他面前“嗒嗒嗒”走过去,他就迈动步子。衣衫褴褛的乞丐立即转过身来。“我不是乞丐,先生,我的确不是,我这里有些小玩意儿。”只见他摸索着,拿出一个小物件塞进帕森斯先生的手掌,“挺精巧的打火机,只要一元。”
    ㅤㅤ④帕森斯先生站在那儿,觉得略略有一点儿烦恼和尴尬。他是一个俊雅的男人,身着整洁的灰色衣服,头戴灰色宽边礼帽,手握一根棕榈木手杖。当然,兜售打火机的人永远不会看到这些……“我不会吸烟。”他说。
    ㅤㅤ⑤“等一等。我断定你认识许多抽烟的人,买一个作送人的小礼物吧!”乞丐谄媚地说,“先生,你不会反对帮助一个可怜人吧?”瞎眼乞丐紧紧抓住帕森斯先生的袖子。
    ㅤㅤ⑥“当然,我会帮你的。你说得对,我可以把这东西送人。或许电梯司机会——”他犹豫了一下,不想显得粗鄙好奇,即使是同一个瞎眼小贩在一起,“你是不是完全失明了?”
    ㅤㅤ⑦乞丐把钱装进口袋,“十四年了,先生。”接着,又加了一句,带着一种神经质的自豪,“韦斯特伯里,先生,我过去也是其中一员。”
    ㅤㅤ⑧“韦斯特伯里,”帕森斯先生念叨了一遍这个名字,“噢,是的,那次化学爆炸……报纸多年都不提它了。当时它被认为是最大的一次灾难。”
    ㅤㅤ⑨“人们都把它忘记了,”乞丐疲乏地动了动双脚,“我讲给你听,先生,一个曾在韦斯特伯里呆过的人不会忘记它。我看到最后一幕是化学药品商店里腾起一股浓烟,那些他妈的毒气从破窗户口直往外涌。”
    ㅤㅤ⑩帕森斯先生咳嗽了一声,但这个瞎眼小贩被自己戏剧性的回忆扣住心弦,而且,他想到帕森斯先生口袋里或许还有不少五角票子。
    ㅤㅤ⑪“想一想,先生,一百八十个人死亡,大约二百人受伤,五十多个人失去双眼,像蝙蝠一样看不见东西——他向前探索着,脏手抓住帕森斯先生的上衣,“我讲给你听,先生,没有什么事比战争中发生的事更糟糕。如果我是在战争中失去双眼,那倒好了,我会受到很好的照顾。但我只不过是个工人,和化学药品打交道。我受伤了,你他妈的也能看见我受伤了,而资本家还在发他们的财!他们入了保险,什么也不愁,他们——”
    ㅤㅤ⑫“入了保险,”帕森斯先生重复了一句,“是的,那正是——”
    ㅤㅤ⑬“你想知道我是怎样瞎的吗?”乞丐喊道,“喂,听听吧!”他的话语里含着痛苦,但又带着一种讲故事的人时常有的夸张味道。“当时,化学药品店里,我最后一个跑出去。楼房在不断爆炸,跑出去就有了活的希望。许多人都安全冲出门,跑远了。当我冲到门口,正在那些大铁桶之间爬动时,后面有人揪住我的脚,说,‘让我过去,你——’他也许是个疯子,可也说不清。我试图从心里宽恕他,先生。但他比我壮得多,他把我拉了回去,从我身上爬了过去!他把我踏进尘埃里,出去了。我躺在那儿,毒气把我包围了,还有火在燃烧,药品在……”他咽下一口唾液——颇为熟练地抽动了一下鼻子——满含着期望,默默无语地站着。他或许还会讲出下面的话来:“太不幸了,伙计,真的是很不幸,那么,我想——”
    ㅤㅤ⑭“这就是那个故事,先生。”
    ㅤㅤ⑮风从他们身上拂过,温润,刺骨。
    ㅤㅤ⑯“讲述得不完全对,里面掺杂着一点不可信的成分。”帕森斯先生说。瞎眼的小贩突然颤抖起来:“你怎么这么说话?你这是什么意思,你……”
    ㅤㅤ⑰“故事是真实的,”帕森斯先生说,“除去信口雌黄的部分。”
    ㅤㅤ⑱“信口雌黄的部分?”他粗野地大叫,“哎呀,先生……”
    ㅤㅤ⑲“我也曾在化学药品店里呆过。”帕森斯先生说,“可事实不是这样的,是你把我拉回去并从我身上爬过去的,是你比我壮,马克沃德特。”瞎子长时间一动不动站在那儿,他一个劲地狠狠咽着唾液。最后,他忍着气,说:“帕森斯,上苍有眼,上苍有眼!我还以为你……”接着,他再一次大声地叫道,“是的,可能,可能,但我却瞎了!我是瞎子,你一直站在这儿让我讲啊讲,你一直在嘲笑我!我真是瞎了眼!”
    ㅤㅤ⑳街上的行人都扭过头来瞪着他。
    ㅤㅤ㉑“你走开,我瞎了!你听见没有?我是……”
    ㅤㅤ㉒“算了吧,”帕森斯先生说,“别这样吵啦,马克沃德特……我也是瞎子。”
    选自《世界最佳微型小说精华》(1)小说采用“欧亨利式结尾”,你认为这样的结尾符合情理吗?请结合小说相关句子,加以分析。
    【小贴士】欧亨利式结尾
    在小说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突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要达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在写作过程中要埋好伏笔。
    (2)文中有两处环境描写。同样的“阳光、春风”,为什么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空气里满含着春意,金色的阳光洒在柏油路面上,暖暖的
    ◎风从他们身上拂过,温润,刺骨
    (3)小说结尾处写道“街上的行人都扭过头来瞪着他”,你觉得句中的“他”是谁?请说明理由。
    (4)小说中的两个人物都是瞎子,但作者描写人物的手法各有侧重,这对小说的主旨表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5)达•芬奇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者为什么赋予主人公一双不同寻常的眼睛?请任选一项,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A.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B.保尔“失明的双眼”
    C.罗切斯特“瞎了的双眼”

    组卷:45引用:1难度:0.3

七、作文

  •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ㅤㅤ体育考试时,一位男生在参加跳绳考试时,觉得自己已经跳了176个(满分),于是就停了下来,而实际只跳了175个,因1个之差,只得了9分,与满分失之交臂;一个女生,平常跑步只能得7分,考试那天,她说:不到终点绝不放弃。当她冲过终点时,清晰的听到裁判员报出:“9分”。
    ㅤㅤ以上文字,引发了你哪些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