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10 11:0:2

一、积累运用(29分)

  • 1.默写古诗文。
    ①牧人驱犊返,
     
    。(王绩《野望》)
    ②重岩叠嶂,
     
     
    ,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
     
    。[刘桢《赠从弟》(其二)]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
     
    。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⑥假设一众文人能穿越时空,在网络朋友圈交流思想,探讨人生。这日,他们谈及人生志趣。沿江东下的王湾触景生情,率先发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远渡荆门的青年李白与之产生共鸣,脱口而出:“眼前明月如镜,云霞似楼,这正是‘月下飞天镜,
     
    ’。(《渡荆门送别》)”曹操则捋着胡须,微微一笑:“老夫虽已年迈,仍乃骏马一匹。‘
     
     
    。’(《龟虽寿》)”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2.小粤跟随观鸟社看到了大雁,他想到古诗词中也有很多“雁”。请你仿照示例,结合王维的《使至塞上》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表达了岁末年初漂泊在外的思乡惆怅之感。

    组卷:2引用:2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读鲁迅的高洁,面对黑暗中来自四面八方的诘难,他从不屈服,他是“彷徨”在黑暗中忍不住要“呐喊”的勇士;我读鲁迅的             ,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对不公之事,他shēn wù tòng jí;我读鲁迅的奉献,他少年时为             人民于危难之中,三改志愿,一生笔耕bù chuò。他不仅有作为文学家的长远眼光,更有作为革命家的明智,“正人君子”之流在他面前无所dùn xíng。为了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他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临终前依然不改“我以我血荐轩辕”
          读金庸、琼瑶的小说,或可斜倚床头,信手一翻;读巴金、冰心的文集,则须备上香茗,月下品读;然而读鲁迅,则要             ,宁心静气地细细咀嚼。我愿这样读鲁迅,直到他的所有作品被我读懂为止。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shēn wù tòng jí
     

    ②bù chuò
     

    ③dùn xíng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坚强 解救 诚惶诚恐
    B.坚强 拯救 诚惶诚恐
    C.坚韧 拯救 正襟危坐
    D.坚韧 解救 正襟危坐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临终前依然不变“我以我血荐轩辕”。
    B.他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临终前依然不改“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向往。
    C.他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临终前依然不改“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
    D.他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临终前仍然不改“我以我血荐轩辕”。

    组卷:7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41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山中避雨
    丰子恺
          ①前天同了两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我们仓皇奔走,看见前方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烟的。我们趋之如归。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但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
          ②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为她们说明,也不愿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③茶博士坐在门口拉胡琴。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唯一的声音。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声音摸得不大正确,拍子还拉得不错。这好像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曲胡琴来代替收音机做广告的。可惜他拉了一会儿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为了安慰两个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借胡琴。“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气地把胡琴递给我。
          ④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手法虽生,音阶还摸得准。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请我家邻近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内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工尺。阿庆的教法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工尺的曲谱。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尺。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他把小工调、正工调的音阶位置写了一张纸给我,我的胡琴拉奏由此入门。现在之所以能够摸出正确的音阶,一半由于以前略有摸小提琴的经验,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女孩和着了歌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曾经弹过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⑤两部空黄包车拉过,被我们雇定了。我付了茶钱,还了胡琴,辞别三家村的青年们,坐上车子。油布遮盖我面前,看不见雨景。我回味刚才的经验,觉得胡琴这种乐器很有意思。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用呢?胡琴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城没有小提琴之广,也尽够演奏寻常小曲。虽然音色不比小提琴优美,装配得法,其发音也还可听。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倘能多造几个简易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渔光曲》一般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呢。我离去三家村时,村里的青年们都送我上车,表示惜别。我也觉得有些儿依依。(曾经搪塞他们说:“下星期再来!”其实恐怕我此生不会再到这三家村里去吃茶且拉胡琴了。)若没有胡琴的因缘,三家村里的青年对于我这路人有何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于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乐教师没有实证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这荒村中实证了。
    (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有删改)(1)请你帮小粤把下面的阅读笔记补充完整。
    阅读笔记
    情节发展
     
    演奏胡琴
     
    告别三家村
    (2)请分别写出第②段游山遇雨时作者与两个女孩的不同感受。
    (3)文章第⑤段描写胡琴时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4)阅读第④段画线句子,说说句中“温暖”和“闹”的好处。

    组卷:4引用:1难度:0.5

三、作文(50分)

  • 10.作文。
          请以“我为你而骄傲”为结尾,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真实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组卷:10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